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90篇
  49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社会情绪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了社会情绪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对社会情绪神经基础的研究结果,指出了现有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存在的局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2.
定向网络是注意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视觉定向与视觉搜索两大任务。对于这两大注意任务, 正常个体在神经机制上存在较大的重叠, 然而, 孤独症个体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证据。研究者从非社会信息的注意视角发现, 一般而言, 在视觉定向上, 孤独症个体注意转移不存在缺陷, 而注意脱离存在困难, 但该结论仍有争议; 在视觉搜索上, 孤独症个体存在视觉搜索优势, 但该优势发生的阶段及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孤独症个体在视觉定向任务中左右视野的不对称性、视觉搜索优势的内在机制及两大注意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功能。本文介绍了审美的认知神经模型, 以及相关研究的实验范式, 对各种刺激材料和任务进行了评价。回顾了近年来脑成像研究的主要进展, ERP和MEG研究证明审美包含发生在不同时段的不同加工阶段, 与审美判断相关的ERP成分为300~400 ms 额中部负成分和440~880 ms 头皮后部晚期正成分。fMRI研究发现与审美相关的主要脑区包括尾状核、框额部皮质和扣带前回。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区分审美的不同方面的神经机制之间的差别, 扩大刺激材料范围, 更深入地探讨复杂因素, 如文化因素对审美神经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人类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有机地结合了计算视觉理论和生态学视觉理论,指出颜色信息处理的根本任务是检测环境中的光不变量。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以及计算理论本身的生物学标准。初级视觉计算是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动物的视觉系统则利用视环境中存在的条件将该不适定问题转化为定解问题。本文引入颜色视觉计算的免要条件,客观性约束,以及颜色认知的神经表象,证明了上述约束下颜色算法的存在性。本文给出了构造颜色知觉的基本假设。同时,该文还讨论了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神经表象的完备性,主观色觉的客观性,明度知觉和颜色知觉的统一,人类主观色觉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5.
从大脑整合的角度分析心理的神经机制。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和动态联结而构成神经集合被认为是每一个认知活动的基础。然而这一交互作用的具体性质,即脑整合的机制尚未明确。通过对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认为神经元活动的时相同步可能是脑整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6.
动作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motor disorders)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常见特征。通过系统回顾孤独症儿童动作发展障碍的神经科学研究, 发现γ-氨基丁酸和5-羟色胺浓度的改变及γ-氨基丁酸相关蛋白和Shank蛋白的表达异常不仅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而且还能导致突触兴奋性与抑制性失衡, 进而改变孤独症儿童小脑和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连接。孤独症儿童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胼胝体结构的改变对全脑的连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神经生化机制和脑结构的异常共同导致了脑功能的异常, 最终造成孤独症儿童的动作发展障碍。此外, 动作发展障碍与孤独症核心症状共同的神经基础主要包括镜像神经元系统紊乱, 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异常以及SLC7A5和PTEN 基因突变。未来研究需要关注与运动密切相关的其他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探索动作发展障碍神经网络的动态机制及其形成; 剖析该障碍的神经机制和自闭症核心症状神经机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视觉表象是在记忆基础上产生的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 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之一。本综述介绍了该领域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表象计算理论模型, 并进一步归纳了视觉表象生成系统的成分及其对应的神经基础。分析结果强调了初级视觉皮层作为“视觉缓冲器”是生成表象的主要机能结构, 以“视觉缓冲器”为基础的表象生成系统的机能受多重因素影响。本综述有助于对视觉表象生成系统形成全面的认识, 促进视觉表象实质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时间贴现是指个人对事件的价值量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心理现象,它是行为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了时间贴现的数学模型(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族、非双曲线模型)、时间贴现现象和概率贴现现象的联系、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及其理论解释,还讨论了时间贴现现象的神经机制研究。提出了时间贴现未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结合多源干扰任务(MSIT)范式来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个体的认知神经机制。考察了高、低自我控制者各26名在MSIT任务上的差异。结果:高自我控制者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自我控制者。在MSIT冲突条件下,高自我控制者的N2和P3(LPC)波幅比无冲突条件更大。结论:高自我控制者较低自我控制者处理冲突干扰更慢,需要的注意资源较多,激活前额叶中部脑区。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