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4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成人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个体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的心理理论能力会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大脑的发育而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者采取众多研究范式测量了成人心理理论。在进行心理理论加工时,青春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而青年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右颞上沟。根据研究结果,学者们构建了两成分认知模型、共享回路与中线结构整合模型以及心理理论多层次模型来解释成人心理理论能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还应开发有效的研究范式来逐步揭示心理理论本身发展的特征、心理理论与外界因素如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解读互动心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302.
人类对感觉阈限附近的视觉刺激的知觉不总是一致的。为探究这种视知觉不一致的现象及其神经机制, 一些研究者关注刺激前脑内自发alpha神经振荡(8~13 Hz)对视知觉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刺激前alpha振荡能量的降低能提高被试的探测击中率, 但不能提高知觉精确度; 而刺激前alpha振荡的相位能预测被试能否成功探测刺激。刺激前alpha能量被认为调控了视皮层的基础活动强度; alpha能量的降低反映了皮层基础活动的增强, 进而提高了对较弱刺激的探测率。刺激前alpha相位则被认为调控了皮层兴奋和抑制的时间; 大脑在刺激呈现时的不同状态(兴奋/抑制)决定了最终的知觉结果。 相似文献
303.
304.
305.
306.
老龄化个体出现的认知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语言的认知老化所导致,因此,了解语言认知老化的具体表现、老化机制及其神经基础对于延缓语言认知老化、矫正老年痴呆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理解和产生两个维度,分别从词汇、句子和文本三个层面分析了语言认知老化的表现,而后着重从工作记忆的角度分析了语言认知老化的认知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词汇加工、语义提取、句法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语言认知老化的神经基础,并指出半球不对称性减弱和脑区的弥散性激活是语言认知老化的主要神经表现。最后,围绕着语言认知老化的"发展进程、领域表现形式、干预矫正方法"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做出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307.
308.
3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