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34篇
  95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Teen dating violence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 However, most work on teen dating violence has developed separately from literature on normative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teen dating violenc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dolescent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may provide new areas for research. Thus, 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zes five theories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study of teen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s well as empirical literature that demonstrates support for key theoretical tenets in research examining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We also present questions for future dating violence study that arise from these key theoretical tenets and past empirical research.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can use the presented theories to guide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inquiry, so that findings are situated within the broader field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3.
以应激-易感模型为依据考察冲动性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家庭环境的调节作用。采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环境量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对902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旨在考察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对大学生冲动性特质与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以及家庭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冲动性特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在冲动性特质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中介作用和冲动性特质的直接作用受家庭环境的调节。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环境与个体因素对自杀意念的作用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以两类具有不同负性情绪强度值的高频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究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显示,(1)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强、弱负性词均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并且弱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强负性词;(2)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只有弱负性词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而强负性词则无。可见,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外显记忆测验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5.
从抑制控制模型出发,采用负启动范式考察视觉观点采择的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自身体转换任务(N=35) 、实验2采用圆点数量判断任务(N=33)分别考察成人在完成二级和一级视觉观点采择任务时是否需要抑制控制的参与。结果发现,成人在完成两类视觉观点采择任务时均出现了负启动效应,说明当他人观点和自我观点不一致时,个体需要抑制自我的观点才能成功采择他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和人际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社交焦虑量表(SASSCS)、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及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2)人际信任能够调节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具体而言,与高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的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7.
前人多在记忆层面探讨不相关言语效应(the Irrelevant Speech Effect, ISE), 而本文选择在意识觉察(conscious awareness)阶段观察这一现象。所有实验均采用视觉掩蔽及听觉输入不相关声音的视听交互方式。实验1在安静、纯音及不相关言语3种听觉背景下让被试对简单图片做视觉觉察判断, 结果发现不相关言语干扰了视觉觉察, 而纯音则未产生干扰。实验2在相同的3种听觉背景下要求被试对复杂图片做视觉觉察判断, 结果同实验1。实验3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同样的3种听觉背景下观察被试对简单图片做视觉觉察判断时的脑电变化, 结果发现不相关言语干扰了视觉觉察负波的形成, 验证了行为学研究的结果。本文结果表明不相干言语在视觉意识觉察阶段就对被试的行为产生了干扰。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六个城市共2324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冲突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高,依恋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低;(2)消极社会适应在亲子依恋和亲子冲突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积极和消极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共同作用机制,为从家庭层面干预和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
100.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sity, hop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430 South Af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n = 324)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n = 104) (70.2% female; 88.4% black; 8.4% white). Data were gathered utilising measures of religiosity, hop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and affect balance. We appli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to examine both the direct effects of religiosity on hope, as well as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religiosity 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via hope as mediator. Findings suggest pathway and agency hope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ligios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pecifically, religiosity predicted higher level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and lower levels of negative affect via agency hope. The results suggest agency hope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s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