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1篇
  98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李巧  刘凤军 《心理学报》2018,50(3):349-357
本文基于关联习得理论, 探讨了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结合4个实验的结果, 发现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相比于低模糊度的产品展示, 中等模糊度的产品展示能够激发更高水平的柔软度感知, 进而提升产品质量评价, 最终导致产品态度更积极。但过高模糊度的产品展示会激发消费者强烈的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对产品态度的消极影响会抵消掉柔软度感知的积极影响, 最终导致产品态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12.
过去的研究发现,在经历挫折后,相比于不听音乐,听积极音乐能提升人们的希望感。然而,研究者并不清楚积极音乐和消极音乐在提升希望感上是否存在差异,也不清楚这种差异是否由于两种音乐在诱发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的差异造成的。文章通过三个实验来考察这些问题。实验一发现,在无挫折的情况下,积极音乐相比消极音乐诱发了更强的希望感。实验二发现,这种效应同样存在于人们回忆挫折之后,并且是积极情绪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实验三则通过设置控制组进一步发现,这种效应是由积极音乐对希望感的提升作用和消极音乐对希望感的降低作用共同引起的。文末讨论了该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3.
汪玉林  雷旭 《心理科学》2015,(5):1058-1066
想/不想范式(Think/No-think,TNT)是基于go/no-go范式提出来的用于研究动机性遗忘过程的实验范式,主要过程是指个体对于记忆的提取抑制可以导致随后该记忆的遗忘。近年来TNT范式的大量行为学研究都一致性地发现记忆提取抑制可以产生负性控制效应,验证了在实验室情境下对动机性遗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其中,负性控制效应指的是压抑条件的项目相对于基线条件的项目的回忆量有显著降低。关于动机性遗忘发生的神经机制的探讨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证据,总结脑电(EEG)和功能核磁共振(f MRI)两个模态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动机性遗忘发生的多模态功能网络模型。最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展望了TNT范式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特别注意到同步EEG-f MRI技术的应用有望为我们揭示出记忆提取抑制导致的动机性遗忘发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14.
以两类具有不同负性情绪强度值的高频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究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显示,(1)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强、弱负性词均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并且弱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强负性词;(2)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只有弱负性词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而强负性词则无。可见,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外显记忆测验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15.
观点采择对人们加工情绪具有明显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人们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加工偏向, 且观点采择对外显情绪的加工具有调节作用。但观点采择如何影响内隐情绪的加工尚不清楚。为了考察观点采择对内隐情绪加工的影响, 当前研究要求被试分别通过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完成情绪图片(中性图片和负性图片)的形状辨别任务, 同时记录其脑电活动。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 与他人视角条件相比, 自我视角条件下加工负性信息引发了更大的额部及中央的N200 (180~220 ms)和顶区的LPC (267~567 ms)波幅。相位锁定的时频分析结果显示, 刺激呈现后0 ms 至300 ms时间窗口内, 在自我视角条件下, 负性信息的加工引发了显著增大的theta (4~8 Hz)节律的能量活动。成分分析和时频分析的结果均表明, 自我视角条件对负性信息加工具有启动效应, 他人视角条件则抑制了对负性信息的加工, 说明观点采择对内隐情绪加工具有调节作用, 反映了人不仅能够区分环境中潜在的危险信息, 而且能通过观点采择区分自我与他人。  相似文献   
216.
陈广耀  张维  陈庆  赵雪汝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14,46(10):1426-1441
探讨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仅给被试提供“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红色裙子)和“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 (含有否定标签的蓝色裙子); 实验3同时提供以上两种选项。结果发现:3个实验中被试在早期均对“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在晚期阶段, 实验1仅对“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注视概率更高, 实验2和实验3均仅对“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选择为事件的最终状态; 实验4的评定结果表明, 当被试有充裕时间完成任务时, 37名评定者中有30名选择“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为事件的最终状态。4个实验的结果为锚激活与限制满足模型和抑制假设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217.
采用句-图匹配范式,以可预测对立意义的句子和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汉语双重否定的加工方式以及句子的形式与语义对句子加工的影响,包括2个实验。研究发现:(1)双重否定是整体加工的;(2)在理解初期(250ms),否定反问句、双重否定祈使句与肯定祈使句的加工模式一致,都是直接表征事件的实际状态;(3)当句子形式与语义不一致时,读者更多地受到句子语义的影响。这表明,在双重否定加工机制的理论解释中,命题表征理论忽略语义,注重句子形式结构,而基于经验模拟理论的两步模拟假设则立足语义,忽略句子形式结构,两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18.
根据词语情绪标准编制汉语双字词关联词表和英汉双语关联词表,考察DRM任务下的英汉双语者对负性情绪诱词产生的语言内、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结果表明:(1)汉语双字词语义关联下,情绪色彩的强度影响错误再认水平,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性诱词;(2)英汉双语语义关联下,错误再认发生跨语言现象,汉语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显著高于英语负性诱词与汉语中性诱词的错误再认;(3)汉语负性诱词的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率显著增加, 语言类型、词表类型与情绪强度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19.
采用修订后的中等唤起度的国际情绪图片为刺激材料,以12名女性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性图片引起的脑激活模式。结果发现,与中性条件相比,消极情绪图片激活了枕叶、杏仁核、海马旁回和壳核。积极情绪图片引起枕叶、内侧眶额、额中回等脑区的激活,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杏仁核与消极情绪的密切关系,同时推测,内侧眶额可能是中等唤起度的趋近性积极情绪的一个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220.
自愿性工作行为是角色规范之外的自发性行为, 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周边绩效等为代表的角色外行为; 二是以反生产行为、沉默行为、越轨行为等为代表的负面组织行为。自愿性工作行为的产生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与“建言-沉默”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且可以互相转化, 本研究将特定类目的转化过程推论至总体, 并用情感事件理论、道德补偿原理及经济理性分析对该推论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