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3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4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n four experiments, we tested whether 20‐month‐old infants are sensitive to violations of procedural impartiality. Participants were shown videos in which help was provided in two different ways. A main character provided help to two other agents either impartially, by helping them at the same time, or in a biased way, by helping one agent almost immediately while the other after a longer delay. Infants looked reliably longer at the biased than at the unbiased help scenarios despite the fact that in both scenarios help was provided to each beneficiary. This suggests that human infants can attend to departures from impartiality and, in their second year, they already show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procedural fairness.  相似文献   
52.
New technologies based on artificial agents promise to chang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utonomous systems and therefore our interaction with them. Systems based on artificial agents such as self-driving cars and social robots are examples of this technology that is seek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aim to create som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rtificial agents commonly known as bio-inspired cognitive agents. This type of artificial agent seeks to embody human-like intelligence in order to operate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 real world as humans do. Moreover, some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such as Soar, LIDA, ACT-R, and iCub try to be fundamental architectures for the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model of human cognition. Therefore, researchers in the machine ethics field face ethical questions related to what mechanisms an artificial agent must have for making moral decision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ir actions are always ethically right.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some challenges that researchers need to solve in order to create ethical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These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apacity to endow artificial agents with appropriate mechanisms to exhibit explicit ethical behavior. Additionally, we offer some reasons to develop ethical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We hope that this study can be useful to guide future research on ethical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相似文献   
53.
滑坡效应是指个体的不道德程度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剧的倾向, 即不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它广泛存在于个体自身层面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 会影响个体正常社会交往, 甚至阻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滑坡效应的研究方式包括实验者操纵法和自发性欺骗法, 心理机制包括道德推脱、内隐偏差、自我非人化等, 对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提升预防定向动机和塑造积极的描述性社会规范。未来研究可从心理过程和生理机制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滑坡效应的适用范围、神经干预方式等。  相似文献   
54.
慈悲冥想是一类旨在培养对自己和他人无条件的善意与同情的冥想练习方法, 主要包括慈心禅和怜悯禅修。诸多研究表明, 慈悲冥想可以促进练习者的利他行为。就影响机制而言, 慈悲冥想可能是通过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反应, 促进情绪的有效调控和提高亲社会动机来影响练习者的利他行为。未来的研究需选择更具生态效度的利他行为测量方法, 深入挖掘慈悲冥想影响利他行为的动态神经加工过程, 并尝试将慈悲冥想应用于临床群体。  相似文献   
55.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 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 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的研究,采集实际场景中的微表情数据, 并以脑电信号辅助微表情的精确标注是提高微表情标注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微表情识别方法, 并辅以人脸颜色、注视估计和非接触生理信号等多通道数据, 以检测与识别隐藏情绪。社会公共安全是隐藏情绪分析和识别的典型场景。面向精神疾病患者两害行为(即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风险评估和服刑人员会见场景隐藏情绪检测, 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系统和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相似文献   
56.
57.
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刺激能够不自觉地吸引注意的现象。实验一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考察与主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水平及其机制,实验二进一步探究时间任务需求对无关情绪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其他情绪面孔相比,愤怒的情绪面孔捕获了更多的注意,且受到整体情绪加工的影响;时间任务需求影响了目标刺激的注意选择,但愤怒优势效应不受到时间任务需求的影响,因此可能是一种较为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58.
人们喜欢关注道德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往研究发现回忆自己(而非他人)的道德行为能影响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本研究关注参与道德评价是否会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2个研究共同发现:(1)存在道德“沾光”效应:评价支持他人的道德事件,或反对他人的不道德事件,能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2)道德评价通过提升道德自我知觉,进一步增加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具身内隐情绪和外显情绪之间的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实验采用情绪视频启动范式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同时采用面部表情操纵技术诱导其具身积极情绪或具身消极情绪,然后要求被试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替代使用任务(AUT)与顿悟字谜测验。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下,情绪相容组的AUT流畅性得分显著高于情绪不相容组;而在消极情绪下,情绪相容组的AUT原创性得分与顿悟字谜得分显著高于情绪不相容组;灵活性在两种情绪条件下的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面部表情和外显情绪的相容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下的情绪相容性分别影响着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成分。  相似文献   
60.
丁凤琴  孙逸舒 《心理科学》2020,(6):1327-1332
摘 要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与具身认知理论,身体净脏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并对道德判断产生一致性和补偿性效应;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的中介因素有厌恶情绪和道德自我意象,调节因素有身体敏感性和道德敏感性;未来研究应在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的神经机制、情境性、指向性、干预机制、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