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郝娜  崔丽莹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626-1636
作为两种常见且易被混淆的自我意识情绪, 诸多研究者对内疚和羞耻的产生前因及影响后效进行研究, 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关注两者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 内疚和羞耻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存在差异, 内疚的影响更为稳定及具有普适性, 羞耻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内疚和羞耻对合作行为的不同影响可从动机机制和调节机制两方面进行解释。首先, 动机机制包括内疚对他人的补偿、修复动机以及羞耻对自我的保护、修复动机。内疚对他人的补偿、修复动机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互动中的公平; 弥补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降低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修复人际关系, 重新获得他人或自己的接纳与认同。羞耻对自我的保护、修复动机主要体现在释放消极的情绪状态; 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声誉, 修复自我; 保护自我, 防止后续伤害及不良后果。总体而言, 内疚者关注过失行为及后果, 侧重于对受害他人的补偿或对与他人关系的修复, 而羞耻者关注整体自我的受损, 侧重于对自我的保护和对自己社会形象的修复, 基于此,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内疚与羞耻影响合作行为的动机机制对比模型图。其次, 调节机制涉及到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认知因素、社会价值取向、自我控制能力、情绪特质和情绪状态, 情境因素包括暴露情境和掩蔽情境、实验情境和日常情境、相关情境和不相关情境。具体而言, 内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的较少受情境的限制, 而羞耻受情境因素限制较多, 在暴露情境、相关情境中更能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 而在掩蔽情境、不相关情境中, 羞耻较难影响个体的合作抉择, 且无论是实验室情境还是日常情境, 内疚似乎都比羞耻更易影响合作。最后, 鉴于内疚与羞耻的诱发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仍需检验, 两种情绪对合作行为影响的过程机制和生理机制仍不明晰, 个体因素影响的研究尚不充足以及跨文化研究较为缺乏, 未来研究可以从内疚和羞耻诱发与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情绪作用发生的内在过程和生理机制, 情绪影响的个体和文化差异这几方面进行扩展和深挖。  相似文献   
32.
伪忽视(pseudoneglect)是指个体存在的轻微偏左的不对称空间注意,而视觉空间伪忽视(visuo-spatial pseudoneglect)和表征伪忽视(representational pseudoneglect)是其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初期,研究者认为两种伪忽视基于相同的注意定向左偏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们仍存在神经机制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两种伪忽视神经机制的异同出发,梳理分析近期研究结果,以期增进对伪忽视的理解。未来研究可以从认知时间进程角度或设计更为完善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这两种伪忽视神经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728名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地方政府有意性判断和公众地方政府可控归因中介了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与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之间的关系。(2)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还通过公众地方政府有意性判断→公众地方政府可控归因的中介链作用于公众地方政府道德责任判断。并对研究的实践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近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研究者多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训练的对象包括儿童、成人和特殊群体,研究者通过Go/Nogo、Stop-signal等任务进行为期1周至3周,45至7200试次不等的抑制控制能力训练,并结合行为、脑电以及脑成像等技术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接受了抑制控制训练的个体其抑制能力得到提升,并伴随脑神经活动的变化。另外,研究者发现,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效果还可以迁移至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但是,也有些研究并未发现抑制控制训练的效果。训练任务的设置,评估任务的选择以及被试反应策略的差异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抑制控制训练引发行为与大脑活动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训练导致了个体建立了自上而下有意识的抑制控制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自动抑制模式。反应抑制和冲突抑制可塑性的比较,儿童与老年人抑制功能的训练以及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5.
Michael Ruse 《Zygon》2015,50(2):361-375
There is a strong need of a reasoned defense of what was known as the “independence” position of the science–religion relationship but that more recently has been denigrated as the “accommodationist” position, namely that while there are parts of religion—fundamentalist Christianity in particular—that clash with modern science, the essential parts of religion (Christianity) do not and could not clash with science. A case for this position is made on the grounds of the essentially metaphorical nature of science. Modern science functions because of its root metaphor of the machine: the world is seen in mechanical terms. As Thomas Kuhn insisted, metaphors function in part by ruling some questions outside their domain. In the case of modern science, four questions go unasked and hence unanswered: 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What is the foundation of morality? What is min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tter? What is the meaning of it all? You can remain a nonreligious skeptic on these questions, but it is open for the Christian to offer his or her answers, so long as they are not scientific answers. Here then is a way that science and religion can coexist.  相似文献   
3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mputational model named Dev E-R (Developmental Engagement-Reflection) that, inspired by Piaget’s theory, simulates the assimilation-accommodation adaptation process. It is implemented with a new extended vers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of creativity known as Engagement-Reflection. That is, this model simulates adaptation as a creative activity. We introduce he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model on an agent that is initialized with basic reflex conducts and that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a 3D virtual world, it is able to build new behaviors autonomously. The new acquired skills, according to Piaget’s theory, are typically observed in children that have reached the second substage of the sensorimotor period.  相似文献   
3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DIF) mechanisms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ial testlet effects across subgroups. Specifically, we investigated DIF manifestations when the stochastic ordering assumption on the nuisance dimension in a testlet does not hold. DIF hypotheses were formulated analytically using a parametric marginal item response function approach and compared with empirical DIF results from a un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approach. The comparisons were made in terms of type of DIF (uniform or non‐uniform) and direction (whether the focal or reference group was advantaged). In general, the DIF hypotheses were supported b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ing the usefulness of the parametric approach in explaining DIF mechanisms. Both analytical predictions of DIF and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into conditions where a particular type of DIF becomes dominant in a specific DIF direction, which is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DIF causes.  相似文献   
38.
长期以来,对心衰和心衰机制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所以心衰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心血管领域中的一个挑战.为了澄清心衰机制的内涵,本文用弗兰克-斯塔灵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作为重建心脏理论以及心衰机制的依据,论证了心脏的做功是从动能向势能,又从势能向动能的转换过程.并根据临床事实等来证实心脏舒张是在作功,与收缩期作功是等同的.没有心脏的舒张就没有心脏的收缩,心脏功能下降实际上是舒张与收缩功能同时的下降.不存在有收缩功能正常的舒张功能下降.心功能的判定标准不能采用射血分数,而应该采取能量消耗的定量方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39.
现场中的信息缺失会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这对证人证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以往对之却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信息缺失范式,采用视频录像材料,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间隔时间和记忆负荷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隔时间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但信心水平却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变化;(2)记忆负荷高低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却影响了错误记忆,在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降低记忆负荷可以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3)信息性质会影响人们的记忆,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的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均高于关键信息缺失的条件.  相似文献   
40.
幸福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偏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验效用的幸福包括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这三者有极其重要的本质差异,导致决策偏差和非理性。本研究运用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行为层次—信息加工层次—脑神经层次三个层面,立体地开展幸福感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部分:(1)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的本质特点和行为规律;(2)三种体验效用产生偏差的认知心理机制;(3)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偏差的脑神经机制。通过系列研究,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在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中,预期、即时和回忆三种效用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2)三种体验效用出现偏差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脑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3)三种效用的偏差规律及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启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一个贡献;对政府管理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避免"牺牲体验追求指标",解决"幸福悖论",同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