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6篇 |
免费 | 39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15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2篇 |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73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在文献梳理和焦点小组访谈的基础上,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采用编码技术, 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识别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路径, 即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临床实践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及其主要维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体系。研究结论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2.
刘铮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35(7A):93-96
身体伦理学可被视作是生命伦理学的前沿分支, 诞生于生物医学及新技术应用的实践背景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背景之中, 打破了传统的\"身心二元论\"。身体伦理学结合现象学、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重新审视现代性的医学观, 强调活生生的身体经验和肉身感受性, 注重医患共处的\"生活世界\", 反思\"病态\"产生的文化根源和医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等, 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身体伦理学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313.
尽管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呈现出发展快速、覆盖面广、调处成功率高、社会反应好的特点, 但通过文献分析, 发现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且对问题的研究过于集中和重复。对当前研究中未涉及的或观点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如受案范围问题、调解模式与透明性问题、调解目的异化问题、\"诉调-调诉\"对接机制的问题, 以补充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并提出进一步缩小受案范围、创新调解机制、转变调解观念等建议, 以期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14.
高素质医学人才既要具备较高的医学科学素质,又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明显不足。实践表明,高等医学院校通过单项改革和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医学人文教育若要真正实现医疗人性化的终极目标,必须从医学与人文紧密结合这一特性出发,对医学人文教育改革进行整体设计,使人文课程多样化,扩大医学生人文视野。以医学教育改革为契机,整合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医学人文教育贯穿课堂学习、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全过程,打造一支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15.
没有实效性,一切教育都没有任何意义。概念明析是科学认识的逻辑起点,要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首先就应明确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内涵。从哲学和价值的角度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内涵进行解读,提出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应包括培育过程的实效性及培育结果的实效性,同时应考虑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实现程度。通过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16.
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我国医事法学的人才培养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国有50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方向,实现了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宽跨度培养。培养既懂医又懂法,且能在相关机构从事与医疗卫生活动相关的立法、司法与执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各院校共同的培养目标。包括医学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在内的理论课与包括医学实习和法学实践在内的实践课构成了医事法学的课程体系。从事医事法学研究的文献逐年增多。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317.
基于法的规范分析,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损害责任的法律关系及性质比较复杂,体现了违约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兼具一般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和医疗产品责任的双重性质,由此导致其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案由选择、法律适用及救济路径也各不相同。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损害责任采用过错归责原则,而二类疫苗的产品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疫苗的产品责任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深入分析二类疫苗损害责任的性质,有助于厘清其损害责任的承担,促进其损害救济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18.
目前各医学院校均已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 但在教学体系中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课程的重要性与其边缘位置的矛盾;医学心理学课程对教师的高要求与教师专业背景局限性的矛盾;医学心理学中的理念与传统的教学体制之间的矛盾;学校对心理学多方面的需求与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的矛盾。针对上述问题, 从明确学科地位、整合师资力量、改革评价体系、集中学科优势几个方面, 探讨医学心理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 以期引起医学教育界对医学心理学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19.
“医乃仁术”是儒家伦理与传统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其中包含着“珍生贵生”的医学本体内涵、“义礼智信”的医学价值内涵和“修己自律”的医学德性内涵的统一, 也反映了技术层面的医学价值观和职业层面的人生价值观的统一。在当代医学发展中突出的技术与人性的关系问题、医德教育中突显的知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以及医学人文修养中涉及的下学与上达的关系问题等方面, 为现代人反思医学发展、追问医学目的、建构医德模式等问题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320.
我国于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制度, 但有关数据显示, 该制度在推进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探究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成都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调研。最后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采取措施取得医院管理者支持、平衡各方利益冲突、借鉴“团队多地点执业”模式降低医疗风险、加强政策的宣传、建立完善的基层服务体系等, 期望对成都市乃至我国该方案的实施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