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4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62篇
  420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具身认知研究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某些具身效应存在可重复性较低的问题。若长期忽视这一问题,将严重损害心理学的科学性,甚至引发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危机”。本文从道德概念清洁隐喻的两大映射方向出发,基于两大实验类型对相关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素分别展开分析。未来研究应关注更注重社会互动的组织道德,将道德概念具身隐喻研究引申到现实问题中,并借助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更全面地考察身体经验、情绪体验和认知加工在道德清洁隐喻加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The hypothesis of extended cognition (HEC) claims that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materially realise thinking are sometimes partially constituted by entities that are located external to an agent’s body in its local environment. We show how proponents of HEC need not claim that an agent must have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physically instantiate processes organised in such a way as to play a causal role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brain if that agent is to be capable of cognition.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spatial memory, we make our argument by taking a close look at the striking example of Physarum Polycephalum plasmodium (i.e., slime mould) which uses self-produced non-living extracellular slime trails to navigate its environment. We will argue that the use of externalized spatial memory by basal organisms like Physarum is an example of extended cognition. Moreover, it is a possible evolutionary precursor to the use of internal spatial memory and recall in animals thus demonstrating how extended cognition may have emerged early in evolutionary history.  相似文献   
993.
994.
Serious ethical violations in medicine, such as sexual abuse, criminal prescribing of opioids, and unnecessary surgeries, directly harm patients and undermine trust in the profession of medicine.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violations in medicine and present an analysis of 280 cases. Nearly all cases involved repeated instances (97%) of intentional wrongdoing (99%), by males (95%) in nonacademic medical settings (95%), with oversight problems (89%) and a selfish motive such as financial gain or sex (90%). More than half of cases involved a wrongdoer with a suspected personality disorder 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 (51%). Despite clear patterns, no factors provide readily observable red flags, making prevention difficult.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cases requires significant policy shifts that prioritiz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over physician interests in privacy, fair processes, and proportionate disciplinary actions. We explore a series of 10 questions regarding policy, oversight,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options. Satisfactory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will require input from diverse stakeholders to help society negotiate effective and ethically balanced solutions.  相似文献   
995.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阵地,中国过去40年医学伦理学科建设有成绩也有不足。当前医学伦理学落地医疗实践成为问题的焦点。从伦理学界的热点问题出发,描述热中有冷、冷热交加的伦理现象:应用伦理热、科研伦理热、医学伦理热,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伦理观念与意识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及实践深度与广度不够。以此为基点寻生根之径,知的层面要自上而下多层保障;行的层面要理论联系实践,要深化内化转化;最终达到知行合一,入脑入心入行,加速医学伦理学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96.

结合现时代临床,提出医疗要回归“初心”,“初心”就是“人命贵”,这是医学伦理起点,也是医学的最高宗旨;而要贯彻“初心”,又应讲究医疗科技和医学人文及伦理之间形成合力。分析认为:现时代医学伦理可能以“生态伦理”更为合适;应区分重大疫情、急性抢救、慢性病纠治等不同情况,考虑“合力”所涉及的不同方面之轻重缓急;并针对生命伦理的有利原则,指出“有利”只是动机及出发点,还需深入思考,确立动机的基线和起点;就基线而言,要搞清楚是本然“有利”,还是科学“有利”,并做出一定区分;应在科学“有利”和本然“有利”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平衡。

  相似文献   
997.
多项式加工树(multinomial processing tree, MPT)从理论模型出发,使用多项式模型来拟合行为数据并估计理论模型中各个加工过程发生的可能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分离和量化不同心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认知研究之中,如态度、刻板印象等。本文首先介绍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并以道德判断为例说明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最新应用。最后,总结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即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提高研究的效度和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指出其潜在不足。  相似文献   
998.
已有研究表明, 扩张身体姿势可启动个体的权力感。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实验1考察身体姿势对免惩罚游戏的提议者进行金钱分配时的影响, 实验2和实验3分别考察最后通牒游戏、免惩罚游戏的回应者在蜷缩和扩张姿势下对各种分配类型方案的拒绝率。结果表明, 与蜷缩姿势相比, 扩张姿势使个体更倾向于在免惩罚游戏提议者角色时做出更多的利己不公平分配, 同时使个体更倾向于拒绝最后通牒游戏和免惩罚游戏中的不公平分配。本研究证明了扩张姿势启动的权力感可影响个体的公平决策。  相似文献   
999.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直接语言效应和间接语言效应的争论。直接语言效应是指在识记颜色时人先将颜色转换成颜色名称, 再认时通过匹配保留在记忆中的颜色词与目标颜色名称来完成任务。颜色类别知觉是语言策略的结果。间接语言效应是指语言和文化塑造颜色知觉表征, 形成了一个曲形颜色知觉空间, 将人们的注意引向语言和文化定义的颜色类别分界。即使没有语言策略的参与, 类别效应也会出现。颜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和红色在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颜色分类和颜色再认任务, 考察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对红、绿的认知, 探查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与汉族相比, 维吾尔族对绿色的辨认、分类和再认存在反应优势, 对红色认知存在反应劣势。与颜色辨认反应比, 两个民族的颜色再认反应时显著长。整个研究表明,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间接语言效应, 语言与文化塑造个体的颜色知觉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具有自动模仿他人动作的倾向。尽管这种自动模仿有利于个体理解他人动作的感受, 但有时也会与自身的动作意图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将自身动作意图与他人动作进行区分并调控二者之间的冲突。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他人控制(self-other control, SOC)。与动作模仿控制相同, 心理理论、观点采择和共情等更高级的社会认知同样涉及对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很多证据表明, SOC可能是一种领域普遍的(domain-general)加工机制, 即在动作模仿控制和其他社会认知中, 大脑对自我和他人双方信息的区分和冲突调控共用同一套SOC系统。最近一些研究发现, 相比于抑制自身优势反应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SOC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抑制控制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受到SOC的调节。此外, SOC的领域普遍性提示我们, 未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控制训练, 来为社会认知受损个体(如孤独症和述情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