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6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Idiographic network models based on time‐series data have received recent attention for their ability to model relationships among symptoms and behaviours as they unfold in time within a single individual (cf. Epskamp, Borsboom, & Fried, 2018; Fisher, Medaglia, & Jeronimus, 2018). Rather than examine the correla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in a sample of individuals, an idiographic network examines correlations within a single person, averaged over many time points. Because the approach averages over time, the data must be stationary (i.e. relatively consistent over time). If individuals experience varying states over time—different mixtures of symptoms and behaviours in one moment or another—then averaging over categorically different moments may undermine model accuracy. Fisher and Bosley (2019) address these concerns via the application of Gaussian finite mixture modelling to identify latent classes of time points in intraindividual time‐series data from a sample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or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n = 45). The present paper outlines an extension of this work, wherein network analysis is used to model within‐class covariation of symptoms. To illustrate this approach, network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for each intraindividual class identified by Fisher and Bosley (137 networks across the 45 participants, mean classes/person = ~3, range = 2–4 classes/person). We examine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in symptom organisation between each individual's multiple mood state networks and assess emergent group‐level patterns. We highlight opportunities for enhanced treatment personalisation and review nomothetic patterns relevant to transdiagnostic conceptualisations of psychopathology. We address opportunities for integrating this approach in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outline potential shortcomings.  相似文献   
122.
传统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依恋心理和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无论在信息加工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 个体依恋模式均表现出二重性, 即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具有情境敏感性。个体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依恋模式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特质性依恋和情境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启动研究中特质性依恋特征与依恋启动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理解依恋二重特征及其关系提供了窗口。依恋系统激活的两阶段模型为整合和解释这些相互作用模式提供了框架。未来研究应优化依恋二重特征关系研究中启动效应的操作检验, 考虑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的交互作用, 关注高焦虑群体内的依恋差异, 以理析依恋二重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同时关注依恋策略影响依恋启动效应的时间进程, 探究依恋二重特征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3.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不同于将潜变量作为观测变量的共同先导因素的潜变量模型, 网络分析模型将观测变量作为初级指标, 采用图论的方法建立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网络, 其中变量为网络的节点, 而变量间的关系是节点之间的连线。因此网络分析可以突显观测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观测变量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系统。通过变量网络中基于各个节点特征的指标(如中心性)以及基于整体结构特征的指标(如小世界性), 网络分析为研究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视化的描述方式和理解视角。近10年来, 网络分析的方法已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发展和完善网络分析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广的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4.
严瑜  赵颖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844-854
随着辱虐管理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受辱虐下属选择特定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有效性成为未来辱虐管理的研究方向。基于人际拒绝的多动力模型, 梳理了在不同质量LMX的关系情境中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方式, 并提出特定应对方式可能引起辱虐管理的恶性循环的假设模型。建议未来研究通过丰富下属的应对行为变量、增加人格和环境的调节机制以完善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辱虐管理的消极互动机制, 为打破辱虐管理恶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5.
面孔认知研究表明, 人们识别和再认自己所属群体(如种族、性别、年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群体面孔的成绩。近年来围绕面孔识别的这种自我群体偏向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者提出了知觉经验说和社会认知论两种理论来解释其认知加工机制, 而类别化-个性化模型和双路径模型则是将两种理论分别加以整合提出的新解释。研究者还对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任务等因素对自我群体偏向的影响。提升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研究的生态效度, 构建整合性理论模型以及加强跨文化和本土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6.
密集追踪数据通常蕴含了心理过程的详细变化信息,反映了某些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时变效应模型用函数替代恒定的系数,可描述密集追踪数据中随时间推移心理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时变效应,是分析复杂心理过程的有效方法。在介绍时变效应模型的原理后,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量增加可降低函数估计的误差;(2)惩罚样条法的节点数选择与函数的复杂度有关,函数越复杂,所需节点越多;(3)样本量与节点数对函数估计误差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应探讨测量次数、数据分布形态、数据缺失等如何影响模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7.
以229名中学教师对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其工作狂类型,并进一步揭示这些类型与工作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按工作狂得分可分为三类:重度工作狂、中等偏高工作狂和中等偏低工作狂;(2)不同类别工作狂会对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张严文  刘拓 《心理科学》2020,(5):1103-1110
中国性少数群体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其最大的压力来源。在性少数压力模型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Bifactor模型探究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中国性少数(LGB)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金赛量表对649名LGB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Bifactor模型存在部分差异;(2)对于LGB心理健康,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一般因子和拒绝特殊因子具有损害作用,过度保护特殊因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9.
采用道德困境判断的CNI(consequence, norm, inaction)模型,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实验1探讨个人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高个人权力感显著增加被试对规则的敏感,促使个体做出道义论的道德判断。实验2考察回忆任务启动的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发现相对于低权力感启动的被试,高权力感启动的被试在进行判断时更关注行为的结果,对规则更不敏感,这说明启动的权力感促进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抑制道义论的道德判断。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0.
Unfamiliarity with movement may lead isolated chicks to respond aggressively when tested with live, moving conspecifics. This hypothesis was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number and locus of pecks by isolated chicks to a stationary or moving model of a chick, and to a live chick. In a second test of the hypothesis chicks that viewed a moving object during isolation and chicks isolated without movement were tested with a live con-specific and their number and locus of pecks were compared. Neither experiment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Movement alone failed to excite aggressive pecks and prior experience with movement failed to suppress aggressive peck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imlated chicks treated the live testmate more aggressively than the moving or stationary model.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aggressive pecking of chicks was unaffected by prior experience with movement, These fmdmg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movement excites aggression in isolated chicks. Nonetheless the results focus attention on the generally neglected problem of emotional and motivational states produced by iso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