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5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选取60名8-10岁儿童,采用迫选式独裁者游戏,考察个体与博弈对象的社会距离以及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有利不公平条件下,与博弈对象社会距离越近,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的拒绝率越高;(2)分配差距越大,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的拒绝率越高;(3)社会距离和分配差距交互作用显著,在中等分配差距条件下,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拒绝率的社会距离效应最为明显。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和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有显著影响,在中度分配差距下社会距离具有更加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22.
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同音汉字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系列回忆任务。实验发现:移动错误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年级差异显著;移动错误出现最多的是在移动距离为1个和2个的时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重复错误年级差异和移动距离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3.
采用计算机软件控制实验,以三种不同运动速度、四种不同运动行距组合呈现的光点运动为刺激物,每次光点在暴露运动一段行程后进入遮蔽,要求儿童判断光点到达目标位置时按键反应。主要结果表明:(1)儿童运动行距预测能力的发展表现为5─8岁和12─19岁两个加速期及8─12岁一个过渡期的发展模式。但在过渡期内,儿童的预测误差偏向有显著变化;(2)客体运动速度对儿童运动行距预测操作精度有显著影响,慢速下精度较高;(3)客体运动行距、被试性别并不影响儿童的行距预测操作;(4)5岁、12岁与19岁儿童多倾向于超前反应。 相似文献
424.
从心理长度的角度探讨二年级儿童在0~100和0~1000数字范围存在不同表征方式的原因。实验一要求二年级儿童完成长度均为10cm,范围分别为0~100和0~1000的数字线估计任务。实验二要求儿童对长度分别为10cm和18cm,范围均为0~1000的数字线进行估计。结果发现在两个实验中二年级儿童的估计均存在心理长度,但与以往研究的一年级儿童相比,心理长度的范围有所缩小。随着数字范围的增大或长度的减小,儿童的表征方式出现了从线性表征向对数表征的转变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不精确的表征方式可能与心理长度策略的使用有关,心理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年级儿童的估计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425.
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空间距离如何影响自我参照加工。首先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不同空间距离怎样影响自我参照加工的过程, 再结合再认测试验证影响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学习阶段, 近空间距离在晚期认知加工阶段对自我参照加工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并且在再认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2)研究结果同样也发现了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对他人参照加工的增强作用, 但未在再认测试中得到验证。本研究证实了近空间距离能够促进自我参照更加精细化加工, 拓展了对自我参照加工的认识和自我的了解。 相似文献
426.
颜色范畴知觉究竟是语言的还是知觉的, 或两者交互引起的认知冲突所致仍在探究与争议之中。本研究采用色觉疲劳和语义饱和操作分别独立地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 观察二者对颜色范畴知觉效应的即时影响, 以期探究语言和知觉对颜色范畴的作用。结果显示, 色觉疲劳操作导致范畴间颜色辨别反应时减少, 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语义饱和操作导致被饱和颜色词所属的范畴内颜色辨别反应时增加, 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说明单独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能力均能影响CCP效应, 支持了语言标签对比模型, 即语言与知觉的交互作用引起颜色范畴知觉的观点。 相似文献
427.
在组织中,由于存在权力和地位差异等因素,领导者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人际关系满足,孤独成为领导者这一群体的普遍体验。事实上,领导者的工作场所孤独感不仅会对领导者自身产生一系列影响,且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会给团队及其追随者带来后续影响。然而,目前组织管理领域有关孤独感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员工的工作场所孤独感,罕有研究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究竟会造成何种影响。并且,现有研究普遍只关注孤独感的消极效应,缺乏对其潜在积极效应的挖掘。因此,本文将通过3个子研究,结合多层次、多理论、多研究方法的全景研究范式,全面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双刃剑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理论体系,也能为企业发挥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积极作用与抑制其负面效应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28.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抽象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效应, 以及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加工进程。实验1检验词对空间位置对道德词对语义判断(反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符合空间形象性呈现条件(即道德-下, 不道德-上)诱发了较大的N400, 并且词对语义判断的反应时较长; 实验2检验词对语义的反义程度对道德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语义无关词对诱发了较大的N200和N700, 并且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的反应时较长。研究结果表明, 抽象道德概念的加工能够表现出空间形象性效应, 该效应由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共同塑造, 前者在概念加工过程中优先被激活并发挥持久影响, 后者仅在概念加工的中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29.
近年来,领导人际情绪管理(LIEM)作为一种管理和调节下属消极情绪的领导行为正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了314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领导人际情绪管理积极影响员工建言行为;下属信任在领导人际情绪管理和员工建言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对下属信任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30.
规则空间方法(RSM)和属性层级方法(AHM)是两种重要的认知诊断方法, 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属性层级方法和丁树良等人(2009, 2010)改进的Q矩阵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定义观察反应模式与理想反应模式之间的广义距离, 给出了一种识别被试知识状态的认知诊断方法, 即广义距离判别法。通过DINA模型生成被试的作答反应矩阵进行模拟研究, 以模式判准率和属性判准率作为衡量被试知识状态分类准确率指标, 将广义距离判别法、RSM和AHM的分类A方法分别与DINA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广义距离判别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