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这些基本PASS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给传统上将智力作为一个笼统构念的做法提供某种替代的选择。在这一新的理论途径中,我将一般能力分解为对主要认知过程的研究,其中每个认知过程均有其行为、认知和神经心理成分,而且重要的是,每个认知过程均有相应的一组评估测量任务。PASS模型,这一理论框架能够充分包容体现于教育和组织行为中的广泛一系列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2.
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功能。本文介绍了审美的认知神经模型, 以及相关研究的实验范式, 对各种刺激材料和任务进行了评价。回顾了近年来脑成像研究的主要进展, ERP和MEG研究证明审美包含发生在不同时段的不同加工阶段, 与审美判断相关的ERP成分为300~400 ms 额中部负成分和440~880 ms 头皮后部晚期正成分。fMRI研究发现与审美相关的主要脑区包括尾状核、框额部皮质和扣带前回。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区分审美的不同方面的神经机制之间的差别, 扩大刺激材料范围, 更深入地探讨复杂因素, 如文化因素对审美神经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3.
张辉华 《心理学报》2014,46(11):1691-1703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分别以社会资本的关系性维度为中介变量, 以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维度为跨层调节变量, 探讨了个体情绪智力对任务绩效的影响。通过收集模拟网络实验背景中46个项目团队210位个体的调查数据,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个性的前提下, 关系性社会资本在个体情绪智力影响任务绩效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结构性社会资本(咨询网络密度)跨层正向调节影响个体情绪智力与任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及其维度在情绪智力影响绩效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运用社会资本概念框架有助于解释情绪智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4.
选取某高校20个教学班级共计614人为被试,采用心理学实证与系统动力学(system of dynamic)与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群体情绪传播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建模,并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心理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出群体情绪传播的动力学规律,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该模型的建立对群体性事件的定量预警与监控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5.
Meta-philosophically speaking, the philosoph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intended not only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thinking machines," but also to reveal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specific AI approaches. Wittgenstein's comments on the analytic/empirical dichotomy may offer inspirations for AI in the second sense. According to his "river metaphor" in On Certainty, the analytic/empirical boundary should be delimited in a way sensitive to specific contexts of practical reasoning. His proposal seems to suggest that any cognitive modeling project needs to render the system context-sensitive by avoiding representing large amounts of truisms in its cognitive processes, otherwise neither representational compactness nor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can be achieved. In this article, different AI approaches (like the Common Sense Law of Inertia approach, the Bayesian approach and the connectionist approach) will be critically evaluated under the afore-mentioned Wittgensteinian criteria, followed by the author's own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on what AI needs to try to do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186.
合理预期和想象未来事件或场景, 有利于个体做出适应性反应, 促进生存与发展。近年来, 研究者对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和神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想象未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我们首先概述了想象未来实验常用的思维采样范式和词语-线索范式, 接着介绍了想象未来的自我参照加工、心理场景构建等认知加工成分。此外, 特别介绍了想象未来的默认网络模型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大尺度脑网络, 并进一步提出了想象未来的脑网络研究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从想象未来的动态脑网络、复杂脑网络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角度入手, 深入探究想象未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7.
陈璐  张婷  李泉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7):1205-1215
共同注意是指两个人共同对某一事物加以注意, 分享对该事物的兴趣, 它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奠基性能力。首先, 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发展主要体现在注视转换、主动展示、分享等能力发展滞后及缺陷; 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神经基础:应答性共同注意主要涉及后部皮层注意网络(如颞上沟后部、顶内沟等), 自发性共同注意涉及前部皮层注意网络(如前扣带皮层、背内侧额叶等); 最后, 以回合式教法和关键反应训练为基本方法, 论述了共同注意干预的新近模式和效果评估。未来研究应在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机制、共同注意的脑区可塑性及脑网络的发展以及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方法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8.
唐江伟  路红  刘毅  彭坚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1830-1842
道德直觉决策研究是从直觉思维角度探讨决策者在道德境遇下的决策。道德直觉决策是道德情境下的直觉反应, 其理论基础包括躯体标记假说、社会直觉模型、双加工理论、事件特征情感复合体系以及双系统理论; 道德直觉决策机制至少包括:无意识加工、情绪加工和直觉加工三个基本的心理加工过程, 与之对应的神经系统则至少存在三个可能的脑神经回路:无意识加工的道德脑区、情绪加工的道德脑区和直觉加工的道德脑区。研究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了道德直觉决策的一般性影响因素--文化、道德境遇、经验、情绪和道德直觉; 揭示了道德直觉决策的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应在加强理论建构的基础上, 通过更缜密细致的实验设计去探究决策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并明确道德脑区之间的联结。  相似文献   
189.
It has been a matter of debate whether the specifically human capacity to process syntactic information draws on attentional resources or is automatic.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recorded neuro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yntactic processing to spoken sentences while subjects were distracted to different degrees from language processing. Subjects were either passively distracted, by watching a silent video film, or their attention was actively streamed away from the language input by performing a demanding acoustic signal detection task. An early index of syntactic violations, the syntactic Mismatch Negativity (sMMN), distinguished between grammatical and ungrammatical speech even under strongest distraction. The magnitude of the early sMMN (at <150ms) was unaffected by attention load of the distraction task.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early syntactic brain response of attentional distraction provides neu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automaticity of syntax and for its autonomy from other attention-demanding processes, including acoustic stimulus discrimination. The first attentional modulation of syntactic brain responses became manifest at a later stage, at approximately 200ms, thus demonstrating the narrowness of the early time window of syntactic autonomy. We discuss these results in the light of modular and interactive theories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and draw inferences on the automaticity of both the cognitive MMN response and certain grammar processe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190.
李艾丽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8,31(6):1438-1440
关于选择偏好可变性的心理机制,新联结主义框架下的联结网络模型强调决策是动态的随机的过程.其中,多备择决策场理论强调由心理场距离决定水平抑制强度的线性关系,渗漏竞争累积模型强调主观价值评价过程中非线性的规避损失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