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社会排斥损害个体基本的归属需要, 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需要威胁时间模型, 社会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社会排斥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 突显网络和默认网络等网络中的一些核心脑区都参与了社会排斥各阶段的情绪和认知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应以需要威胁时间模型为基础, 以脑网络方法为手段, 探索社会排斥神经机制, 预测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52.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item parameter drift (IPD) occurring in context questionnaires from an international large-scale assessment and determine the most appropriate way to address IPD. Focusing on the context of psychometric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where scores from context questionnaires composed of polytomous items were employ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examinees, the current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impacts of IPD on the estimation of questionnaire scores an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ith five manipulated factors: the length of a questionnaire, the proportion of items exhibiting IPD,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IPD, and three decisions about IP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act of IPD occurring in a short context questionnaire on the accuracy of score estim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xaminees was substantial. The accuracy in classification considerably decreased especially at the lowest and highest categories of a trait. Unlike the recommendation from literature in educational testing, the curr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keeping items exhibiting IPD and removing them only for transformation were appropriate when IPD occurred in relatively short context questionnaires. Using 2011 TIMSS data from Iran, an applied example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provided guidance in making appropriate decisions about IPD.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156.
The Sugeno adaptive fuzzy neural network using training data is a good approximation to model different systems. The large number of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input features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using ANFIS and is not applicable with increased parameters. We present a solution for many input features solving modular problems; we created a multi-layer architecture of SUB-ANFIS (MLA-ANFIS) for this purpose. Different topologies were created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input features, and an error indicator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combination of topologies. Finally, the best topology was chosen among the states with the highest possible performance. We implemented a multi-layered approach based on 365-day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data with eight input features and the optimized MLA-ANFIS topology (5-3-1) for this purpose from different ANFIS topologies and neural networks. Finally, the results from five other datasets prove the impact of the proposed MLA-ANFIS approach compared to the neural network method.  相似文献   
157.
数字原住民的相关论述为解释数字技术对个体的影响提供了切入点,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数字技术互动的经历,不仅会使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质,也会对他们的认知和生理结构产生广泛的影响。生态科技亚系统理论和数字原住民假说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为这些论述提供了理论支持,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领域的研究则对其内容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方向、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8.
以22篇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文献(30项独立样本研究,27746个被试)为对象,使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假设。结果发现:(1)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都显著,但同伴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同伴选择效应;(2)青少年发展阶段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同伴选择过程中,青少年早期阶段不显著,而中、晚期阶段显著;在同伴影响过程中,青少年早、中期显著,晚期阶段不显著。(3)偏差行为类型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网络数量在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网络数量增加同伴影响效应越可能成立。结论,中晚期青少年会基于偏差行为相似性选择朋友,早中期青少年会受朋友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159.
戴莉  刘翔平 《心理科学》2017,40(1):124-128
形音捆绑缺陷研究是国内外阅读障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阐述了形音捆绑加工的理论与定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经常采用的三种形音捆绑的研究范式:配对联想学习、变化检测范式和线索回忆任务,介绍并分析了各研究范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主要研究发现。同时,综述与评价了国内外有关阅读障碍形音捆绑缺陷的脑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及不足。最后,本文讨论了现有研究在实验设计和理论上的贡献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0.
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探明青少年创造性发展规律及其神经机制对于培养和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及其脑机制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脑机制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青少年时期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出两个波峰(11~13岁,15~16岁)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受外部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师激励以及内部情绪动机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较大;前额叶对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与该脑区涉及执行控制功能有关。针对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教育干预以及大脑可塑性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大样本纵向跟踪多模态脑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