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Basic grammatical categories may carry social meanings irrespective of their semantic content. In a set of four studies, we demonstrate that verbs—a basic linguistic category present and distinguishable in most languages—are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of agency, a fundamental dimension of social perception. In an archival analysis of actual language use in Polish and German, we found that targets stereo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high agency (men and young people) are presented in the immediate neighborhood of a verb more often than non‐agentic social targets (women and older people). Moreover, in three experiments using a pseudo‐word paradigm, verbs (but not adjectives and nouns) were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agency (but not with commun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verbs, as grammatical vehicles of action, are linguistic markers of agency. In demonstrating meta‐semantic effects of language, these studies corroborate the view of language as a social tool and an integral part of social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872.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motivation to observe a certain outcome in people’s predictions,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beliefs about a streak of binary outcomes (basketball scoring shots). In two studies we found that positive streaks (points scored by the participants’ favourite team) lead participants to predict the streak’s continuation (belief in the hot hand), but negative streaks lead to predictions of its end (gambler’s fallacy). More importantly, these wishful predictions are supported by strategic attributions and beliefs about how and why a streak might unfol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motivation on predictions is mediated by a serial path via causal attributions to the teams at play and belief in the hot hand.  相似文献   
873.
采用结构知识归因的方法,以学习判断和项目优先选择作为元认知监测和控制的指标,考察重量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是否是无意识的。被试学习粘贴在不同重量纸盒上的词对,进行学习判断(实验1)或项目选择(实验2),并报告其判断或选择的依据。结果:(1)重量影响学习判断和项目优先选择,相对于轻纸盒,被试给予重纸盒上的词对更高的JOL并优先选择重纸盒上的词对进行学习;(2)重量对学习判断的影响只发生在判断依据为猜测的情况下,重量对项目优先选择的影响只发生在判断依据为猜测和直觉的情况下。上述结果支持了元认知的具身性,并提示重量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文献   
874.
以济南市一所普通公立幼儿园的284名3~5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法考察了儿童对同伴侵害的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3~5岁儿童对同伴侵害的归因包括敌意归因、自责归因、中立归因和无归因四种情况。(2)总体而言,自责归因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无归因逐渐减少,4~5岁是转折期。(3)儿童自责归因和无归因人数比例在财物侵害中最低,中立归因人数比例在财物侵害中最高;无归因人数比例在言语侵害中最高,中立归因人数比例在言语侵害中最低。  相似文献   
875.
许颖  陈启山 《心理科学》2013,36(2):506-509
人类的判断并非十分精确,而且人类还无法清醒认识到自己判断并不准。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看似不精确的判断最小化了人类付出的生存代价,从而使个体具有更大的收益,在竞争资源中具有适应优势;而脑科学领域运用fMRI、TMS等技术发现了前额叶的某些区域与判断的精确性有关。未来的研究有待结合进化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进化适应的现实解释性角度和认知神经科学发现临床应用的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876.
吴红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13,36(3):566-570
摘要: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任务类线索(词频、关联性、学习次数)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词频和关联性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均有显著影响,高频词对、有关联词对的预测成绩显著高于低频词对和无关联词对的预测成绩;(2)高频词对和低频词对的预测成绩均出现高估,但低频词对的估计更准确;有无关联词对相比,无关联词对预测成绩偏差更大,有关联词对的难易度判断更准确;(3)词频高低只影响成绩的预测,不影响实际回忆成绩;关联性既影响对成绩的预测,也影响实际回忆成绩。(4)学习次数对难易度判断没有显著影响,但随学习次数增加,判断准确性降低,出现低估现象。结论:材料因素对学习难易度判断等级具有较稳定的影响;不同材料因素(词频、关联性)对难易度判断准确性的影响方式不同;学习次数对学习难易度判断没有显著影响;学习难易度判断中存在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相似文献   
877.
本文阐述了相似性判断和差异性判断不对称性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不对称性的发展及理论解释。其次,根据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图-词信息的双编码模型对相似性判断的影响。接着分析和介绍了相似性判断的双编码过程及其时间进程。最后,作者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1)差异性策略在分类和推理中的应用;(2)相似性双编码过程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3)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不对称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878.
贾宁  白学军  彭建国 《心理科学》2011,34(2):402-406
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联结学习任务,考察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判断能力的发展和年龄特点,同时分析学习判断能力出现年龄差异的原因,以及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的延迟学习判断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即时逐项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存在年龄差异,其发展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存在年龄差异的原因是判断依据的线索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逐项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出现延迟学习判断效应。  相似文献   
879.
刘肖岑  桑标  窦东徽 《心理学报》2011,43(11):1293-1307
采用结果相互依赖型任务, 通过两项实验考查了人际与非人际比较情境下青少年的外显与内隐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发展。结果显示, 在非人际比较情境中, 以自利归因、选择性接受与反驳为代表的外显自我提升在青少年早期达到发展顶峰; 在人际比较情境中, 青少年不会做出自利归因, 他们对自贬归因者的评价更高也更希望与之交往; 以生日数字偏好为代表的内隐自我提升在青少年早中晚期不存在年龄差异。由此推测, 自我提升表现可能具有人际性和隐蔽性特点。  相似文献   
880.
道德判断中的情绪与认知因素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对近年来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有关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研究发现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外源性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行为研究证据,大脑情绪功能障碍者在道德判断中的异常表现以及道德两难任务所对应的大脑激活模式,着重探讨了情绪因素影响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和道德判断中情绪加工与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揭示了情绪是道德判断的必要因素,道德判断是情绪加工和认知加工协同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