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6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181篇
  6063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972.
错误管理理论:一种新的认知偏差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统计学上的两类基本错误而提出的错误管理理论,为一种新的认知偏差--适应性偏差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作者在阐述这一理论的同时,指出了错误管理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尤其在侵犯等一些应用性的社会心理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73.
“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其维 《心理学报》2008,40(12):1306-1327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身心关系上应该坚持生理只是心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立场,克服生理还原论的危险;应该重新审视基于二元论的生理机制这种说法;心理学传统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可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情境性的基础上达成某种融合;第一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为对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意识的研究,同时还应避免以意识内容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研究的倾向。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变量(因素)之间的偶合(coupling)关系完全不同于变差分析中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其动力系统模式可能更有助于破解意识的产生(涌现)之谜,并引发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新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将启发人们对身心关系、生理还原论、意识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对心智完全模拟的可能性等重大问题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74.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5.
计划行为模型在HIV性风险行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和回顾了计划行为模型在HIV性风险行为领域的应用与进展。该模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样本中,对于HIV性风险行为呈现良好的解释力,但是其整体预测力及内部变量的显著程度仍不时波动。21世纪以来,通过核心变量操作化、新变量引入和结构关系调整,模型获得了较大的扩展和完善。但在模型效度再检验、纳入社会性别视角、克服个体行为模型缺陷,以及强化模型的干预适用性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76.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理论的提出、内涵、测量方法以及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理论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7.
班级生态系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生态系统观以及班级环境中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进展,在班级环境中,与儿童人际互动最密切,对其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类人群是——同伴和教师。作者把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班级环境中两个重要生态子系统,依次介绍了班级环境中这两个生态子系统的各成分,以及它们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应注重人际间的双向互动、基于观察的互动模式研究、以及重视时间变量对行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20多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多个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概念转变理论得以继承和发展,表现为融入了社会、情感等因素并具整合的趋势。本文对当前国际主流的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加以评述,并从问题、方法和视角等方面对未来的概念转变研究加以展望,提出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概念转变理论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79.
吴宗宪 《心理学报》1996,29(1):104-109
对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发展状况作了述评。全文包括3部分:对相关概念(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的辨析;欧洲大陆国家法律心理学的现状;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80.
错误信念任务中的知识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观点指出,年幼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发展变化,不是发生了概念变化的质变,而是知识偏差的表现。知识偏差是指当我们尝试理解一个更不知情的观点时,不能忽略自己拥有的额外信息并受此影响而产生偏差的倾向。本文对知识偏差的含义及其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和分析,并就在错误信念任务中消除知识偏差影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