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92篇
  1287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心理科学》2025,48(2)
眼动追踪是面孔加工的经典和热门研究方法。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多聚焦于注视点在面孔的空间分布和持续时间,近年来多个研究结合机器学习和计算建模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机器学习对注视点聚类和精准界定感兴趣区,提高了空间解析度和统计推论的明确性;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和表征相似性分析量化眼动模式的空间结构性;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和结合新兴人工智能模型架构,建立眼动数据的时空序列量化信息采样与整合等。这些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建立高度量化的指标,推动面孔认知机制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进步。论文介绍眼动数据分析新方法所回答的科学问题、基本原理以及所涉及的统计推断知识,为眼动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2.
近年来,国外儿童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已逐渐成为阅读研究热点领域。本文就国外儿童阅读的眼动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从儿童阅读眼动研究的基本问题、字词、句子、篇章和相关理论等方面对儿童的阅读过程进行考察,总结其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最后,文章从阅读材料、统计方法以及研究设计几个方面对儿童阅读研究的方法性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中文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13.
为探讨小学生在交通情境中的视觉搜索发展特点,研究以一、二、四和六年级小学生,以及成人为被试,采用“找不同”任务和过马路决策眼动任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一、二年级小学生“找不同”的效率低于成人;一年级小学生冒险及错失过马路比例均较高;小学生的眼跳特征与成人相似,但对兴趣区的关注低于成人;女生错失过马路比例高于男生,视觉搜索水平及搜索策略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视觉搜索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但搜索的有效性低于成人,性别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14.
孙龙  常若松 《心理科学》2018,(2):447-452
结合反应时和眼动测量方法,采用驾驶经验分组2(年轻新手驾驶员,年轻有经验驾驶员)× 危险类型2(明显危险,隐藏危险)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索年轻驾驶员危险知觉的经验优势是否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使用一个基于真实交通情境视频的驾驶员危险知觉任务,对27名年轻新手驾驶员和22名年轻有经验驾驶员进行测试,并使用Tobbi T120记录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总体上,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潜在道路危险的反应次数比年轻有经验驾驶员更少,反应时间也更慢。两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差异,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来源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体来说: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评估时间长。另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隐藏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识别时间长。两组驾驶员对危险的平均注视时间受测试中危险类型的影响但不受驾驶经验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年轻新手驾驶员进行危险知觉训练或测试时,应重视危险类型对他们危险知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5.
在谜语问题解决过程中, 可能存在着通过简单联想和新异联想寻找答案这两种思路。两个实验中设置了包括寻常答案与新颖答案在内的若干备择答案(实验1为4个, 实验2为6个)供被试选择, 利用眼动技术记录被试在解题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段内对新颖答案与寻常答案的平均注视时间, 考察汉语成语谜语问题解决中两种思路之间冲突的过程。实验1操纵了任务要求, 实验2操纵了规则线索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在成语谜语问题解决中的一段时间内新异联想和简单联想能够同时发生且形成竞争; (2)选择“新颖且合适答案”的任务要求, 提高了成功形成新颖语义联结的概率, 但是并没有加快新异联想发生、发展的进程, 也没有改变两种思路相互竞争的局面; (3)有效的规则线索可以抑制简单联想, 阻止其发生, 同时可以加快新异联想发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16.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3,26(4):94-101
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孟子的普通心理思想。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217.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人的眼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间的奥妙。众多研究表明,睡眠时的快速眼动(RapidEyeMovements,REM)及其周期对记忆的形成与巩固有重要作用。在清醒状态下,人的眼动就是为了获得视觉信息,如果涉及记忆任务,这就是编码阶段的具体行动。另外,问题解决过程也有眼动参与。总体看来,眼动和记忆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适当的眼动训练或许能够提高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218.
赵亚军  张智君  刘炜 《心理科学》2012,35(2):304-308
采用注视-西蒙范式探讨了注视方向知觉的空间编码机制。实验一让被试采用双手交叉的反应方式,发现注视-西蒙效应并不随反应手的交叉而反转,说明它涉及抽象的空间方向编码,而非基于以手为参照系的半侧优势效应。实验二采用纯音音调辨别任务,发现了典型的注视-西蒙效应,结合实验一视觉通道的结果,说明注视-西蒙效应并非特异于视觉通道,它可能发生在晚期的反应选择阶段,而非早期的知觉阶段。结果支持注视线索能够自动诱发观察者形成抽象的方向表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19.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和安静环境对老年和青年读者篇章阅读和词汇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安静和无意义言语条件,所有被试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的篇章阅读速度降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向前眼跳长度缩短,目标词上的总注视时间更长,表现出显著的无关言语效应,而这一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与青年人相同,老年人的后期词汇加工和篇章语义信息加工受到了无关言语中语义成分的干扰。说明在自然阅读过程中,老年人抑制背景言语语义信息干扰的能力与青年人相似。  相似文献   
220.
繁殖群中婴幼川金丝猴社会关系发展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瞬时取样法,对繁殖笼内出生的两只婴幼川金丝猴进行连续22个月的行为记录。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婴猴断乳大约在19—20月龄;断乳表现为母婴之间矛盾冲突的过程;群内其他雌性对初生婴儿表现出明显的抢婴、护婴和育婴行为;父亲对婴幼猴表现出接纳和容忍的态度;婴儿在断乳前是群内全体成员保护和爱护的对象,以后开始进入社会关系网,受到成年个体的责备,但很轻微;雌性幼猴在32月龄时尚未被记录到对群内成员表现威胁、蜷缩和匍伏等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