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6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蔡昱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20,41(5):25-30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2.
133.
曾智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8,39(7A):83-86
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中医医者知识体系中。深入探讨中医医者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及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发现中医隐性知识可以分为学习策略维度、临床技能维度、人际互动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价值取向维度和中医药文化维度。结合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为了提升该维度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中医院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4.
摘 要:本研究基于个体倾向和情境的双重视角,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探讨不同移情能力的个体在真实性不同情境中的移情反应。结果发现: (1)移情能力高、低分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2)情境真实性高、低两种情境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某些具体的移情反应上,移情能力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4)性别差异不显著。属个体倾向范畴的移情能力对移情反应具有显著影响,情境对移情反应的影响与移情能力有关,移情能力高的个体对情境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5.
136.
使用瞬时取样法,对繁殖笼内出生的两只婴幼川金丝猴进行连续22个月的行为记录。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婴猴断乳大约在19—20月龄;断乳表现为母婴之间矛盾冲突的过程;群内其他雌性对初生婴儿表现出明显的抢婴、护婴和育婴行为;父亲对婴幼猴表现出接纳和容忍的态度;婴儿在断乳前是群内全体成员保护和爱护的对象,以后开始进入社会关系网,受到成年个体的责备,但很轻微;雌性幼猴在32月龄时尚未被记录到对群内成员表现威胁、蜷缩和匍伏等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7.
在自我参照效应范式中加入参照认同群体加工任务,比较了中国被试在参照中国人和参照美国人进行记忆加工时的再认率及“记得”与“知道”判断的成绩。两项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美国人,表明记忆加工的认同群体参照效应,而在“记得”与“知道”指标上并无差异;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和“记得”判断成绩显著低于自我参照加工。根据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分类方法,自我参照效应反映了个体自我对于记忆加工的影响,群体参照效应则主要反映了集体自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互联网企业通过营造快乐愉悦的玩兴氛围, 推动员工持续创新, 以期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 现有玩兴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 缺乏实证研究, 进展相对缓慢。在回顾组织管理领域玩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研究一基于组织氛围理论和玩兴活动特征, 开发中国情境下互联网企业的团队玩兴氛围量表。研究二立足于团队层次,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重点探讨了玩兴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制。研究三从创造力成分模型出发, 引入个体思维方式和多重认同, 探讨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发展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团队玩兴氛围的概念, 促进了玩兴氛围理论的发展, 为互联网类企业营造玩兴氛围以激发创新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9.
Shirley Braverman MSW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1995,17(3):291-305
It is time to put an end to the separation in training program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family therapy. Competent therapists should be able to think at an intrapsychic and circular level concurrently.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maintain their current major focus and develop their minor area of expertise sufficiently so that their graduates can practice both individual and family therapy and choose whichever modality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case at the time. Bridge concepts, essential differences, and some integrative approaches in individual and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0.
Earl Hunt 《Th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1997,39(1):1-11
Psychometr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eneral intelligence” should be broken down into the ability to apply learned solutions to new problems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novel intellectual problems (fluid intelligence). This distinction has been amplified upon by studi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depends on the problem-solving schema that people have acquired and upon their efficiency in accessing information in long-term memory. Fluid intelligen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to access and manage relatively lar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in working memory. Measures of fluid and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are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objectively measured workplace performance. Studies of actual and simulated workplaces have shown that this is large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people's ability to manage information and the speed with which the details of a job can be grasp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