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Yameng Liu 《Argumentation》1997,11(4):479-491
A recognition of the acutely terministic and agonistic character of philosophizing has led to the perception of a dilemma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differing positions are capable of being maintained only at the expense of mutual unintelligibility, and a real contact of minds could never be achieved without one side of the controversy abandoning its position and the enabling argumentative tension ceasing to exist. This perception is sustainable, however, only if we continue to accept the assumption that a direct, unmediated confrontation between disputants personifying two sets of rigidly defined terms is the mode of philosophical argumentation. A triadic rather than diadic conception of a typical debate between opposing schools of thought, which differentiates between the opponent and the audience, would address the theoretical misgivings caused by the perceived predicament.  相似文献   
652.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知觉加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许多行为实验和神经生理学实验都发现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在视觉领域研究者提出了巨细胞障碍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阅读障碍者视觉神经系统中的巨细胞障碍导致他们对某种类型的视觉刺激加工存在困难 ,进而影响阅读。在听觉领域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加工快速、系列、短暂呈现的声音刺激存在障碍。研究者认为阅读障碍者加工快速刺激输入障碍反映了普遍的时间知觉障碍。这方面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理论观点非常明确 ,并且直接与内在的神经机制相联系 ,形成了与传统的“语言障碍”理论迥然不同的“知觉障碍”理论。“知觉障碍”理论综合了行为、认知和神经等多个层次的研究 ,反映了神经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认知加工模块化理论的渐渐衰退。  相似文献   
653.
内容类别与表征方式对判定THOG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方法研究了“内容类别”与“表征方式”两个因素对被试判定THOG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被试正确解决THOG问题的成绩与用抽象内容或用具体内容来构建问题无显著差异 ,但主词是否一致的不同表征方式对被试解决这类问题的成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54.
梁建春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2,25(4):395-397,390
用词汇线索联想的内隐记忆实验范型,对48个时间修饰词进行概念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探讨时间修饰词内隐记忆的特点和内隐时间表征存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学过的词和末学过的词之间词汇线索联想的启动值有显著差异;词汇线索联想和词汇线索回忆两种作业平均击中率的差异效应显著;被试完成两种作业依据的判定标准依次为:词的意义、词的时间属性(长度、时间单位)、过去生活经验等。对时间修饰词的内隐表征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55.
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祥芝  周晓林  孔瑞芬 《心理科学》2002,25(5):544-547,572
使用5点量表,本研究在北京地区调查了2187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的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因素分析抽取了8个因素:书面语意义理解、基本知觉能力、书写技能、家庭阅读背景、动作技能、口语能力、朗读和听写、书面表达。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各种读写能力内部相关显著。基本知觉能力、口语能力、家庭阅读背景和动作技能分别对中文读写能力的不同成分有显著解释作用。这个结果对于理解阅读能力发展及其与家庭阅读背景、口语、基本知觉一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阅读障碍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56.
抑郁症患者识别情绪词时执行功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抑郁症患者识别汉语情绪词时的执行功能特征,采用神经扫描仪STIM刺激反应系统记录16名抑郁症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组执行四类Go/No go汉语情绪词识别作业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严重程度,自动思维问卷(ATQ)评价负性认知偏差程度。结果发现,识别正/负性词时抑郁症组反应时均明显延长,正确率明显降低。组内方差分析显示,随着情绪词识别作业难度增加,正常对照组正/负性词反应时缩短,正确率逐渐提高,且不受双重作业任务的影响。抑郁症组则表现为反应时延长,正确率变化不明显。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词性、作业、组别间因素对反应时的主效应均有显著性意义;组别间因素对正确率的主效应均有显著性意义。抑郁症患者SDS、ATQ分与反应时、正确率相关无显著性。提示抑郁症患者区分正负性汉语情绪词时存在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57.
知觉或记忆条件下对连续变化刺激的相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蓉  阴国恩  郑金香 《心理科学》2005,28(3):558-561
控制不同材料(图形和字母)的大小、位置和长宽比连续变化,在标准和待判断刺激同时(知觉任务)或相继呈现(记忆任务)两种条件下进行相似判断的实验研究。结论为(1)任务方式对图形的相似判断有非常显著的影响;(2)知觉任务中相似判断的反应时非常显著地长于记忆任务中的反应时;(3)对材料各种特征的相似判断和加工速度差异非常显著.某些特征在相似表征中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8.
王树明  章建成  张静 《心理科学》2005,28(3):731-738
包含评分者侧面的测验通常不符合任意一种概化理论设计,因此从概化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类测验下的数据应属于缺失数据,而决定缺失结构的就是测验的评分方案。用R软件模拟出三种评分方案下的数据,并比较传统法、评价法和拆分法在各评分方案下的估计效果,结果表明:(1)传统法估计准确性较差;(2)评分者一致性较高时,适宜用评价法进行估计;(3)拆分法的估计结果最准确,仅在固定评分者评分方案下需注意评分者与考生数量之比,该比值小于等于0.0047 时估计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659.
古代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波 《心理科学》2005,28(3):668-672
以古代典籍《史记》为材料,按词汇法构建了具有相当信度和效度的古代中国人人格描述词单,施测于118名专家及研究生,令他们对《史记》中记载的102名古代中国人作评定,经由因素分析获取了以仁为核心,由仁、智、勇、隐4个因素组成的古代中国人人格维度。进而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该维度的稳定性,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仁、智、勇、隐4个因素的内涵作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60.
Judith Kovach 《Zygon》2002,37(4):941-961
The human body is both religious subject and scientific object, the manifest locus of both religious gnosis and secular cognition. Embodimen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 rich cross–fertilization between cognitive science and comparative religion, but cognitive studies must return to their empiricist scientific roots by reembodying subjectivity, thus spanning the natural bridge between the two fields. Referencing the ritual centrality and cognitive content of the body, I suggest a materialist but nonreductionist construct of the self as a substantial cognitive embodiment that embraces not just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mind and spirit, but the forceful physicality of the moving body. Proprioception of the body's moving mass constitutes a mode of knowing that resonates strongly with the experience of self, not only across religious traditions but also with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By way of illustration, two directions are suggested in which a construct of the self as a substantial cognitive embodiment might lead us: first, a body–bas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slamic myth of Adam and Iblis that reveals an internal substantiality as constitutive of the divinely imaged Self, and second, a new, religious direction for human evolutionary theory based on the implications of an embodied intention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