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42篇
  88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作用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集合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最初,内隐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其与外显学习在现象学、实验操作、神经生理学以及学习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近年来,虽然内隐学习的独立地位已被充分确立,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最后,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相互权衡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22.
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学习的脑机制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语法范式是研究内隐学习实验的重要范式。利用脑成像技术的研究发现: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学习发生时,额叶、枕叶、顶叶以及基底神经节与内隐学习有密切关系。该结果对当前教育教学产生一定启示,即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知识迁移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重视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先后顺序和有序结合。  相似文献   
123.
过去经验对内隐社会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爱保 《心理学报》1998,31(2):149-153
通过选择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被试以及不同年代的浒词材料对“经验”变量进行了实验操作;同时,采用“意识过滤技术”一速示辨认测验对内隐社会知觉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实验材料双字词原笔划数,被试的性别对内隐社会知觉没有影响,而经验对内 有显著的影响,此外,还证明示测验作为间接测量方法是比较“纯净”的,没有受到意识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uiters’ perception of the ideal applicant for a managerial position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was examined in real selection procedures. Recruiters (n = 124) from 83 organizations in three sectors of industry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y assessed the ideal applicant for the vacant managerial position with personality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the Abridged Big Five Circumplex (Hofstee et al. 1992). Furthermore, they described the exis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with 14 climate scales 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of Quinn (1988).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cruiters’ perceptions of goal oriented climate dimensions are related to the sector of industry. These perceptions influence the way in which recruiters perceive the ideal manager regarding conscientiousness and compliance. Recruiters’ perceptions concerning other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re not related to the sector of industry and the personality profile of the ideal manager. Homogeneity of personality in organizations will exist for only some personality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125.
青少年自我描述归类与人格维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登峰  崔红  胡军生 《心理科学》2007,30(2):272-276
对青少年自我描述的内容进行归类时发现,依据不同的归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人格结构。500多名青少年学生提供了620个不同的对自我的描述,除9个项目属于对身体和家庭状况的描述外,所有的人格特征既可以归属到中国青少年人格结构的19个二级因素,又可以归属到西方大五人格结构的30个层面。这一结果表明,外显的人格特征分类无法准确表达人格结构的实际构成,人格结构的确定还需要实证评定及对内隐结构的探索。文中还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本土化)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6.
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佐斌  张陆  叶娜 《心理学探新》2009,29(2):57-61
内隐态度,又称为间接测量态度或自动加工态度。很多学者认为内隐态度是无意识的,需要通过间接测量来获得。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当前没有研究可以证明内隐态度内容的无意识性,并且认为内隐态度也并非一定要用间接测量来获得。探讨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对于更好地理解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7.
陈启山  年承涛  温忠麟 《心理科学》2005,28(3):634-635,642
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不同印象整饰水平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性态度是存在的,高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存在分离。研究对“印象整饰对强迫服从后态度改变的影响”的结果做出解释:自我监控者强迫服从后的态度中庸是其关注自身的公众形象而有意压抑和控制其内隐性的评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8.
    
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intergroup apologies, defined as apologies between two groups, affect perceived remorse and outgroup attitudes (e.g.,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 the context of power asymmetries. We recruited participants from two countries that differ in perceived power: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ipants read a vignette describing a violent act committed by an outgroup member (Korean or American), with or without an intergroup apology. Participants answered questions assessing perceived remorse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 the outgroup, followed by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Greenwald, McGhee, & Schwartz, 1998). Results revealed that Koreans perceived less remorse following an intergroup apolog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ed to when they did not read an intergroup apology. Further, a mediated moder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erceived remors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logy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s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an analogous effect for implicit attitudes was only marginally significant. In contrast, among American participants, no effect of the apology on perceived remorse, explicit attitudes, or implicit attitudes and no evidence for a mediation was found.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effects on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group apologies between countries that differ in perceived power.  相似文献   
129.
探索课题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是从事任何一项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准备性工作。内隐自我信息加工方式研究是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它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在无意状态下自动地加工与自我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方式所进行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而且具有其他研究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0.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具体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词语的具体性对概念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成绩的影响,检验加工说对概念变量的预测,并对双重编码理论进行评析。实验一通过操纵词频变量发现,在低频词的再认中有具体性效应,但偏好测验中没有产生具体性效应。实验二使用低频词发现,词语联想和词语线索回忆中都有具体性效应。实验三通过操纵编码任务,在偏好测验中又获得了具体性效应。总体的实验结果既不完全符合加工说,也给双重编码理论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