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A critique is offered of the paper on non-interpretive mechanisms in psychoanalytic therapy by the Process of Change Study Group (Stern et al., 1998a). The attention paid to procedural learning and to the need to attend to implicit relational knowledge is welcomed but a number of the group's assumptions are questioned. In particular, it is argued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ther-infant and therapist-patient relationships are inadequately considered, that the polarisation of non-symbolic and verbal memory is unhelpful and that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erapy relationship into three strands is problematic. The assumption that pursuing the goal of inter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is in itself therapeutic is question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implicit relational knowledge calls for a wider reappraisal of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at direct means of making such knowledge explicit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7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motives, explicit life goal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a Zambian sample of male adolescents. A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life goals (K. Pöhlmann & J. C. Brunstein, 1997),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E. Diener, R. A. Emmons, R. J. Larsen, & S. Griffin, 1985), and a TAT-type picture-story-test were administered to 120 Gwembe Tonga adolescents in Zambia. The stories were coded according to a scoring system developed by D. G. Winter (1991). Based on motives associated with the domains achievement and affiliation-intimac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ngruence between implicit motives and self-attributed goals is associated with an enhance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This pattern does not appear to hold true for motives associated with the domain of power.  相似文献   
973.
同伴接纳性对中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程序的简化方案,以表现人际关系好坏状况的汉语词汇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社会测量地位高中学生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结果表明:被试对表现不良人际关系状态的行为词汇具有更明显的内隐认知特征;同伴接纳性低的学生在内隐记忆中对表现不良人关系状态的行为词汇更敏感。  相似文献   
974.
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云  岳云  孙永海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3):491-493
本研究使用加工分离程序探讨了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无手术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异丙酚靶控静脉全身麻醉至OAA/S评分2分(相当于意识消失)时仅使外显记亿消失,提示意识消失时仍存在内隐记亿;麻醉至OAA/S评分1分时可使内隐记亿消失。为避免患者术后对手术中事件有不良回亿,应在解除手术刺激的前提下,麻醉至OAA/S评分1分。  相似文献   
975.
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119名大学生,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和相应的外显报告法,考察大学生针对不同职业的内隐与外显年龄偏见。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职业年龄偏见是双向的,即有的职业偏好年轻人,有些职业偏好年长者;而且有些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存在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6.
程九清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06,29(2):315-318
研究包含两个实验,均采用反应时测量的方法。第一个实验考查并验证了阈下情绪启动效应衰退的现象;第二个实验的结果则支持反应时指标测量情绪启动效应发生机制的反应竞争的观点,并提出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内在机制模型。文章最后用反应竞争的观点对第一个实验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提示内隐学习可能在效应衰退现象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77.
林颖  周颖 《心理科学》2006,29(4):882-886
该研究从年龄效应这一独特视角探讨了内隐序列学习的表征机制。结果表明:(1)内隐序列学习存在具体联结和抽象层级编码双重表征机制,且在该研究中以抽象编码为主;(2)老、青、幼三组被试的内隐序列学习无显著差异,间接支持了具体联结机制不起主要作用的结论。该研究的推论是:(1)内隐序列学习的表征是一个遵循“最优级编码”的动态过程;(2)该过程不涉及注意机制和短时记忆。  相似文献   
978.
攻击性警戒-回避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颖  杨治良  刘俊升 《心理科学》2006,29(3):628-630,627
本研究通过信号检测论,对54名中学生的图片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对中性图片的辨别力显著高于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辨别力,证明了攻击性警戒-回避假设;(2)攻击者和中性图片的判断标准均低于对被攻击者的判断标准,证明存在内隐攻击性;(3)鉴别力d’和判断标准β的性别主效应均不显著,证明了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79.
儿童英语句法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科学》2006,29(6):1364-1369
本文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强分离程序,分别选取有、无英语学习经验的被试,从句法学习方面探讨了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1)单纯的内隐学习方式或单纯的外显学习方式都不利于对句法规则的掌握;(2)两种学习方式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外显学习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句法规则的掌握;(3)内隐学习、先内隐学习后外显学习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较简单句法规则的学习;内隐学习也不适用于难度较高的句法规则的学习。  相似文献   
980.
外显、内隐记忆中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社会定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李寿欣 《心理科学》2006,29(5):1111-1115
以中文双字词为实验材料,分别从两个层面探讨场依存个体与场独立个体对社会词或非社会词的记忆有无偏向。实验一采用双任务,分散注意学习条件,实验二引入加工分离程序(PDP)。研究结果表明:(1)在双任务分散注意学习条件下,场依存个体对非目标社会词存在记忆偏向。(2)在内隐记忆成绩上,场依存个体对社会词存在记忆偏向,场独立个体对非社会词存在记忆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