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5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147篇
  5446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82篇
  1977年   66篇
  1976年   70篇
  1975年   57篇
  1974年   53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情感适应是指对重复或连续刺激的情感反应慢慢变弱的现象。近年来有关实证研究发现,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适应在速度和程度上具有不对称性, 对适应不对称性的解释可以从进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三个视角进行。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区分主观幸福感不同成分的情感适应; (2)探讨人格因素在情感适应中的调节效应; (3)完善情感适应的干预方法; (4)提高情感适应研究在时间上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72.
Responding to comments of my recent book, 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Huang Yong, Fan Ruiping, and Wang Qingjie, this paper looks to highlight one of its major features—that it is a contemporary continu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doing commentary both as a way of allowing classic texts to unfold their rich meanings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times, and as a way for the commentator to express his or her own views. It strives to explain how a gongfu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can explain the apparent inconsistency between advocating rule-like instructions next to its encouragement of the art of flexibility, and to reveal what is more fundamental about Confucianism—rather than a system of rigid moral rules, it is an art of life. This gongfu interpretation would lead to the view that Confucianism does not depend on metaphysical truths as its justification, although it does need to hold metaphysical views as a way of affirming its values, which are justified through the excellence of life to which they lead. While the gongfu approach more accurately reflects Confucius’ own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and it is therefore used to determine technical details such as what interpretations to put into translation of a text and what interpretations to list in the annotations as alternatives, it is, in the author’s humble view, also a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 can offer to world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73.
在当今国际世界,生命伦理学已经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社会运动”,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欧美国家健全和完善现代医疗保健制度过程中,“生命伦理委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使人们从伦理学角度探索“我/我们应当如何决定和行为”的问题,也推动社会从制度建构和文化塑造层面回答“政府应当如何行为”、“如何增进公民的生命伦理意识”等问题,并从哲学领域深入探索如何应对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复杂问题与困境,论证相关伦理选择及其实践的合理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生命伦理学在机构建设、咨询服务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发展及生命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4.
首先对143名11岁儿童进行认知风格测验,从中选取反省型和冲动型认知风格儿童各30名,采用序列学习研究范式,对其内隐学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冲动型儿童序列学习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反省型儿童,但采用“比例测量法”的方差分析两组被试无显著差异。(2)采用“对立法”对包含和排除的生成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无论反省型儿童还是冲动型儿童,其包含和排除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成绩均在几率水平以下。说明两种认知风格儿童的序列学习没有差异,且都具有内隐性。  相似文献   
175.
宋仕婕  佐斌  温芳芳  谭潇 《心理学报》2020,52(8):993-1003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2)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起调节作用,高群体认同者对来自外群体消极评价的情绪反应更加负面,而低群体认同者这种趋势并不明显;(3)高群体认同者在经历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积极行为,且消极情绪反应对此起中介作用。研究扩展了群际敏感效应的适用范围,并为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后续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6.
汪祚军  欧创巍  李纾 《心理学报》2010,42(8):821-833
实验从齐当别模型的视角,通过对决策过程反应时的考察分别对以累积预期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为代表的整合模型和启发式模型家族的重要成员--占优启发式模型(priority heuristic)--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决策过程反应时并未随着占优启发式模型所假定的决策步骤的增加而变慢;也未随着选项之间整体值差值的变大而变快;模糊决策过程的反应时反而快于风险决策过程的反应时。无论是以累积预期理论为代表的整合模型还是占优启发式模型均不能满意地描述和解释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而齐当别模型则能解释大部分实验结果。文章建议多角度、多指标探讨人们的决策过程,检验、修改、完善,以及建立新的启发式模型或决策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以增进对人们如何进行风险决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7.
采用简化版儿童赌博任务,其中操纵了奖励和惩罚的强度,探察两种亚型(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同时采集儿童在任务中的皮肤电活动以探析ADHD儿童在情感决策中的生理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奖惩强度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模式不同,在即刻奖励条件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倾向于不利选择,所产生的预测性皮电振幅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即刻惩罚条件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未见异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表现模式相似。上述结果证明,ADHD儿童仅存在对奖励的异常敏感性,并确实影响了其决策能力,而其回避惩罚的能力正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存在的问题相似  相似文献   
178.
高申春  刘成刚 《心理科学》2013,36(3):761-767
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或理想普遍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正是对这个观念或理想的百余年历史的追求和实践,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及其历史作为整体的基本面貌,并决定了科学心理学观念的两种范畴含义及其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整体背景中它的现象学传统或道路与它的科学主义传统或道路之间的对峙关系。历史分析表明,对科学心理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理解和实现,与关于科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探索和理解是密切关联、相互制约的。以人类思维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为背景,我们发现,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只有实现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科学,才能真正实现它自身;但主流的科学主义传统则要把心理学实现为自然科学,由此实现的科学心理学,只能是对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9.
分析了生物医学模式没有转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认为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医学发展模式研究,应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改善人的生存、生活环境等相关条件,纳入视野之中,这正表现出生态医学模式的价值基础与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以生态医学模式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