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关于高校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校教育,运算学习方法多指实验、实践和学生科研活动,学生通过从事的实验、实践和科研活动来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学习评价应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突出实验/实践训练的高校教学设计的设想,并强调了应将各种教学实验类型有机地组合,给予学生先进、实用的实验技术的训练,以及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2.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CBI) was used to teach 3 sets of 20 spelling words to two 6th graders in a 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The CBI presented a voice recording of each spelling word and prompted the students to type the word. If they spelled the word incorrectly, a training procedure was initiated that included prompt fading and systematic review practi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to ten 15-min training sessions were needed for participants to score 100% on each word set. During a subsequent maintenance phase, one participant received 2 re-training sessions on word Set 2 due to low performance but no other training was provided. Average performance was 93% across all word sets during the final three sessions of the maintenance phase and 79% on a 3-week follow-up test. Kristin H. Mayfield, now at iLearn, Inc., Marietta, GA, USA.  相似文献   
83.
随着心理无意识研究在记忆、学习和思维等领域的兴起,内隐时间认知也逐步成为时间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探究内隐时间认知的四种方法:分离范式、序列学习范式、表征动量范式和计时分布相关范式,指出内隐时间认知实验范式在无意识时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也是有相当前景的。  相似文献   
84.
采用序列学习的研究范式,对大中小学生的序列反应时和序列生成成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大中小学生均能在序列学习中获得序列规则。(2)采用比例测量方法,大中小学生的序列反应时无显著差异。(3)大中小学生的序列生成成绩是不同的,包含成绩随着年级升高而上升,排除成绩则不随年级变化;小学生包含和排除成绩无显著差异,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差异逐渐加大。说明序列学习的意识成分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5.
This preliminary study compared brief (1 s) and extended (4 s) wait-time on response opportunities, academic responses, accuracy,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of two children with challenging behavior during small group instruction. Brief wait-time increased children’s response opportunities, academic responses, and accuracy in comparison to extended wait-time. Though variable, brief wait-time also decreased children’s disruptive behavior. Findings differ from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fou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with extended wait-time for children with moderate to profound cognitive disabilities.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future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6.
ABSTRACT— Sound is inherently a temporal and sequential signal. Experience with sound therefore may help bootstrap—that is, provide a kind of "scaffolding" for—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related to representing temporal or sequential patterns. Accordingly, the absence of sound early in development may result in disturbances to these sequencing skills. In support of this hypothesis, we present two types of findings. First, normal-hearing adults do best on sequencing tasks when the sense of hearing, rather than sight, can be used. Second, rec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af children have disturbances on exactly these same kinds of tasks that involve learning and manipulation of serial-order information. We suggest that sound provides an "auditory scaffolding" for time and serial-order behavior, possibly mediated through ne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emporal and frontal lobes of the brain. Under conditions of auditory deprivation, auditory scaffolding is absent, resulting in neural reorganization and a disturbance to cognitive sequencing abilities.  相似文献   
87.
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前不久完成的一项横断设计研究中, 以自编的心理理论量表测查比较了中美两国3~5岁儿童的有关发展。量表包括五项任务: (1) 不同的愿望; (2) 知与不知; (3) 不同的信念; (4) 内容错误信念和 (5) 伪装的情绪。研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儿童对上述任务的理解均表现出稳定一致的发展次序, 两者的次序大致相同但具有重要差别: 我国儿童的理解次序如从易到难排列如上所列, 这一次序与美国儿童的差别在于我国儿童先理解“知与不知”, 然后是“不同的信念”, 而美国儿童则恰好相反。这一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文化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次序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问题是经由横断设计的量表研究所确立的发展次序能否准确地描述个体儿童的纵向进展呢? 为此本研究使用了相同的测量工具对参加过横断研究的北京3岁儿童(时间1)在他们4岁(时间2)和5岁(时间3)时进行了焦点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测查时间的 延伸, 个体儿童的作业成绩不仅逐步提高, 而且这种提高符合量表任务的发展次序。通过应用格特曼(Guttman)和雷氏(Rasch)测量模型对这一结果的分析, 再一次证实我国个体儿童的有关发展次序与欧美文化儿童的发展次序大致相同并且有重要的差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为横断研究中个别差异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 而且深化了人们对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认识, 即把心理理论的发展看作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概念建构过程。但对这一推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8.
不同认知风格11岁儿童内隐序列学习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143名11岁儿童进行认知风格测验,从中选取反省型和冲动型认知风格儿童各30名,采用序列学习研究范式,对其内隐学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冲动型儿童序列学习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反省型儿童,但采用“比例测量法”的方差分析两组被试无显著差异。(2)采用“对立法”对包含和排除的生成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无论反省型儿童还是冲动型儿童,其包含和排除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成绩均在几率水平以下。说明两种认知风格儿童的序列学习没有差异,且都具有内隐性。  相似文献   
89.
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的关系是内隐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双注意机制”理论、“抑制表达”理论和“干扰外显学习成分”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的关系,但支持证据和反对意见并存,论争激烈。该文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这三种理论,提出了“动态需求”假设,认为内隐序列学习任务对注意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内隐序列学习任务中外显学习成分比重的变大,其对注意资源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0.
注意负荷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操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7,30(5):1029-1032,1051
运用次级任务研究范式,采用符号计数的次级任务和歧义序列中的次级条件序列,将内隐序列学习分为单任务组和双任务组,统一在单任务条件下测试。结果发现:(1)两组被试内隐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2)双任务组被试在学习组块和测试组块的内隐学习差异也不显著。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在次级任务占用注意资源的条件下内隐学习仍然可以正常地获得、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