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7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8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采用EyeLink 1000眼动仪, 选取韩、美、日、泰四国留学生各20名, 在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两种呈现方式下阅读中文语句, 以此来探讨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文时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二语学习者在中文阅读中存在着一致的眼动模式, 即在单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词的中间部分, 在多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其开端部分, 然后再计划一次词内再注视。词边界信息能够有效地引导中文二语学习者的眼动行为和眼跳计划, 更多地将首次注视位置落在词的中间部分。最后, 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促进作用没有受到母语文本呈现方式熟悉性的调节。我们认为, 中文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的眼跳目标选择可能采用的是战略-战术策略。 相似文献
173.
计算机形式的测验能够记录考生在测验中的题目作答时间(Response Time, RT),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信息来源,RT对于测验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RT在CAT选题方面应用并作以简评,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当前RT应用于CAT选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4.
目的:通过建立院校学员胜任特征及初级军官评价模型,探讨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系统的预测性。方法:某军校340名男性本科学员入校时完成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毕业前进行院校胜任特征评价,对162名学员毕业后1~5年进行部队工作表现追踪评价。结果:中国MBTI-G人格类型测验对院校学员管理能力、影响力、约束力、口头表达、军人气质、人际关系等有较好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72.13%;中国军人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6项精神障碍维度对情绪稳定性有较好的预测,预测符合率71.90%;院校学员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对学业成绩、文字表达、口头表达、人际关系和决策能力等胜任特征也有一定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66.70%;三项测验院校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达81.70%,部队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76~87%。结论:为我军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提供了实用工具,为提高心理选拔预测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5.
知觉负载理论被认为解决了选择性注意研究的早选择和晚选择观点之争。当前任务对注意资源的耗用程度决定了与任务无关的干扰刺激得到多少加工,从而导致在低知觉负载下,注意资源自动溢出去加工干扰刺激(晚选择),而在高知觉负载下,注意资源被当前任务耗尽而无法加工干扰刺激(早选择)。知觉负载理论提出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一部分工作专注于知觉负载对选择性注意的调节作用;另外一些工作则关注其他认知过程如何影响注意资源的分配,其中知觉负载与工作记忆负载的关系是当前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76.
进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能力与认知能力发展背后的基因与环境机制,以及基因与环境机制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表现。进化发展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与设计到的主要概念包括:(1)自然选择在毕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2)进化发展心理学特别重视适应在婴儿期及儿童期发展中的作用;(3)儿童期的延长有助于儿童学习人类社会的复杂性;(4)发展背景的方法可以用来理解成人外显行为的进化起源;(5)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约束个体发展;(6)认知能力与行为活动敏感于早期环境,但二者发展也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探索汉语单字词产生中语义、字形和语音激活的时间进程。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综合表明:当SOA为-300 ms~0 ms时,存在语义抑制效应,当SOA为-100 ms~100 ms时,存在字形促进效应,当SOA为100 ms时,存在语音促进效应。实验结果支持交互激活理论的观点。实验成功地分离了字形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确定了语义、字形和语音这三种信息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通达的先后次序,讨论了字形信息在词汇产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被试是否在实验中使用了策略。 相似文献
178.
179.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和图片命名方法,探讨语音、语义、字形在汉语词汇产生中激活的时间进程与特点。选择与目标图片名称(如“羊”)具有同音(“阳”)、语义相联(“牛”)、字形相似(“丰”)或无关控制(“冷”)等四种关系的干扰字,依SOA条件呈现在将要被命名的图片上,发现图片命名时间受干扰字的影响:语义干扰效应存在于较早期的SOA(0ms)条件中,在较晚期SOA(150ms)时有很大的减弱;语音促进效应和字形促进效应同时强烈地存在于早期和晚期SOA。实验发现了词条选择(语义激活)和音位编码(语音提取)在激活时间上的重叠现象,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倾向于支持交互作用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