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该研究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具有不同英语语言水平学习者在不同难度条件下两种文化特征熟悉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1)语言水平高,或对材料背景熟悉的学习者可通过调用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阅读理解,其得分均高于低水平,或对材料不熟悉的学习者;(2)在熟悉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当材料难度与学习者语言水平基本一致时,语言水平低的学习者也可较好地运用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阅读理解。实验结果表明:文化特征的内容熟悉度和英语语言水平(或文章难度)对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水平越高,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72.
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对提高学习成功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秀君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5,28(1):99-103
在学习成功感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以探索提高学习成功感这一重要的实践问题。研究一的结果表明:通过抱负水平指导,可以使学生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绩之间的差距”变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功感,并使其行为变得更为积极。研究二的结果表明: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的归因向积极方向转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的提高,并可以促使学生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3.
汉语短时识别中的偏好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连娣  李晓东 《心理科学》2005,28(3):594-597
使用2-AFC任务,对汉语短时识别中的偏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语识别中存在偏好效应;偏好效应受词频变化的影响,高频时有更大的偏好效应;本实验的偏好效应不受启动词加工水平的影响,说明它是在一种纯的内隐记忆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74.
钟毅平  张志 《心理学探新》2011,31(3):230-233
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认为时间能够独立地改变评价对象的建构水平,从而对对象的不同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个体倾向于用抽象的整体的特征表征时距远的事物,而用具体的局部的特征表征时距近的事物。空间距离不同的评价对象是否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在考察时空距离与个人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2(时间距离:明天和十年后)×2(空间距离:近地点和远地点)×2(特征类型:样例特征和类型特征)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特征类型对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距离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在远空间距离水平上,时间距离对态度的影响显著,而在近空间距离水平上时间距离对态度的影响不显著;在远空间条件下,时距远的对象优先注意类型化的特征,时距近的对象优先注意样例化特征。最后,在建构水平理论框架内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5.
Although substantial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conflict that employees experience between their work and family roles, the literature has not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and antecedent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for individuals who work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n organiz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ces in work–family conflict (work interference with family and family interference with work) for lower-level and higher-level employees, the factors that might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and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resources on conflict across job leve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r-level workers experience greater conflict in both directions than lower-level workers, and that work- and home-based resources are differentially related to the conflict experienced by employees who hold lower-level and higher-level jobs.  相似文献   
76.
组织公正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回顾了组织公正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组织公正的概念和理论发展。并从组织公正概念的整合、机会公正、第三方公正、群体公正、跨文化研究、方法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77.
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存在着被试作答异常现象(能力测验中的猜测现象和睡眠现象, 人格测验中的非0下渐近线现象和非1上渐近线现象), 会导致被试能力或人格特征的测量偏差。在能力测验中, 研究者已提出了多种方法来纠正猜测现象和睡眠现象, 这些方法往往需要调整或删除被试作答信息, 而四参数模型不需要改变被试作答信息而能有效纠正被试能力高估或低估现象。在人格测验中存在着非0下渐近线和非1上渐近线现象, 四参数模型能增强测验项目拟合性能, 提高人格测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8.
凌斌  王重鸣 《心理学报》2014,46(8):1176-1191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察时间距离对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 即在个体和组织决策情境中, 人们倾向于偏好选择和高估与自身观点和决策相一致的信息, 而不是非一致性信息。通过4个情境决策实验, 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近期决策会提高信息搜寻和评估中的验证偏差, 而远期决策会降低它们的验证偏差, 知觉到的决策确定性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实验1b)。解释水平(实验2)和期许性/可行性表征(实验3)分别在时间距离对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结果依次表明在低解释水平(高可行性-低期许性特征)条件下, 时间距离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显著增强, 而在高解释水平(高期许性-低可行性特征)条件下, 时间距离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9.
陈海贤  何贵兵 《心理学报》2014,46(5):677-690
通过考察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距离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 探究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心理过程的相似性, 并检验不同心理距离影响决策的相似性。结果发现, 无论是时间距离(实验1)、社会距离(实验2)、还是概率距离(实验3), 心理距离越远, 被试在跨期选择中越倾向于延迟选项, 在风险选择中越倾向于风险选项。研究认为, 在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中, 选项的表征结构和选项整体评价时不同选项特征的相对权重具有相似性。随着心理距离增加, 与高识解相联系的金额特征的相对权重增加, 与低识解相联系的时间和概率特征的相对权重降低, 这使得被试更倾向于选择金额较大的延迟和风险选项。同时, 研究发现三类心理距离对两类决策有相似影响, 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心理距离的本质相似性。  相似文献   
80.
张宏伟  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78-1187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 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 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 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和道德清洁效应; 正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认同, 保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解释水平理论整合了正负反馈机制, 两种道德行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公我、个体差异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