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378名双亲外出儿童和803名父亲外出儿童为被试,考察了歧视知觉与两类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并探讨了亲子亲合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低,消极情绪越高;(2)父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消极情绪越低;母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3)母子亲合可以调节双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高母子亲合可以缓冲歧视知觉对儿童积极情绪的负向预测和对儿童消极情绪的正向预测;(4)母子亲合可以调节父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92.
情绪信息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 研究者一直在探讨情绪产生的本质问题:情绪的产生是“自动”的吗?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 情绪可以被快速识别, 甚至在非注意条件下或者无意识条件下, 情绪信息也可以被大脑(尤其是杏仁核)识别。大量实验结果分析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表现, 并探讨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大脑机制:皮层下通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接受后, 经上丘脑与枕核传递至杏仁核, 这条通路被称为皮层下通路, 负责情绪信息的快速化加工。但是新的研究对已有的实验范式与技术手段进行了质疑, 反驳情绪的自动化加工, 并质疑皮层下通路存在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理清情绪加工的本质与大脑机制, 今后的研究应当采用更为严格地控制意识、注意资源的实验范式, 以及采用更精确、更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3.
日常生活中, 个体通常有不同的理想与目标, 当个体被特定的目标驱动, 试图去影响自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类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发生的时间, 以及如何体验、表达此种情绪时, 情绪调节就发生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 该类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情绪方面的缺陷, 通过操控各种内外因素, 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情绪体验, 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现实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催产素(oxytocin)被称为“社会键(social bonds)荷尔蒙”, 时刻影响着社会行为和认知, 其中包括情绪识别。目前, 关于催产素对情绪识别的影响主要有3种观点:(1)催产素选择性地促进个体对积极情绪的识别、减慢对消极情绪的识别; (2)催产素选择性地增强对消极情绪的识别; (3)催产素提高对所有情绪的识别, 与情绪效价无关。催产素影响情绪识别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情绪效价、性别差异和精神疾病。此外, 还运用社会显著假说解释催产素对情绪识别的作用。催产素可能对情绪识别障碍类精神疾病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究催产素与情绪效价的关系, 考虑性别等个体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催产素的临床应用并拓展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995.
对982名大学生的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元情绪及心理弹性进行测查,考察依恋与心理弹性间关系的内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依恋、情绪调节与元情绪均能显著预测心理弹性;(2)依恋焦虑通过认知重评和元情绪间接预测心理弹性;(3)依恋回避不但直接负向预测心理弹性,还会通过认知重评和元情绪间接预测心理弹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情绪调节策略和元情绪能够解释依恋与心理弹性间关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索身体表情的加工时程以及加工方式是否为构形加工,采用ERP技术考察对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恐惧和愤怒)的识别。行为结果发现倒置效应存在。ERP结果发现:早期阶段已有对威胁性情绪(P1)和倒置效应(N1)的加工;中期阶段主要存在对倒置效应的加工(N170);晚期阶段,威胁性情绪在正立条件上得到更多的加工(P3和LPP)。结果表明,威胁性身体表情加工有独特的时间进程,加工方式以构形加工为主。  相似文献   
99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 463 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了初中生感知到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控制感和家庭作业情绪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和消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均在数学家庭作业质量和数学家庭作业努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数学家庭作业质量可以通过数学控制感分别经积极和消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多重中介来预测数学家庭作业努力。研究表明,初中生感知到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控制感和家庭作业情绪均是其家庭作业努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in adulthood, facial expression control unconsciously generates a congruent change in emotional experience (facial feedback). Although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is phenomenon with children, it is to be expected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link between faci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will diminish with age, and consequently, that the facial feedback effect will decrease with age. In order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used an emotional induction paradigm (based on funny video-clips) with an expressive change paradigm (i.e., free expression vs. laughter restriction vs. laughter exaggeration).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4–10-year-old children was assessed a posteriori based on analyses of their narratives about the video-clip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hildren benefited from a facial feedback effect on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s without an age effect. They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literature on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9.
躯体和面孔是个体情绪表达与识别的重要线索。与面部表情相比,躯体表情加工的显著特点是补偿情绪信息,感知运动与行为信息,及产生适应性行为。情绪躯体与面孔加工的神经基础可能相邻或部分重合,但也存在分离;EBA、FBA、SPL、IPL等是与躯体表情加工相关的特异性脑区。今后应系统研究面孔、躯体及语音情绪线索加工潜在的神经基础,探讨躯体情绪加工的跨文化差异,考察情绪障碍患者的躯体表情加工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Research has established links between humility and prosocial outcomes. This study examined, with self-report data, whether humility with regard to one’s knowledge would be predictive of prosocial values. Consistent with hypotheses, intellectual hum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empathy, gratitude, altruism, benevolence, and universalism, and lower levels of power seeking. Analyses supported empathy and gratitude as mediators between intellectual humility and prosocial values. These findings leave open the possibility that intellectual humility may be a precursor to links previously established between empathy and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outcomes.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ectual humility such as recognizing one’s cognitive limits, having a non-defensive stance toward one’s beliefs, and respecting others’ viewpoints may put one in a unique position to experience empathy and gratitude, and by extension, a host of prosocial values. Future research would be required to examine whether intellectual humility is a possible point of intervention for promoting 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