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以传统伦理治家的最忠实的笃行者,在其治家思想中,对家庭经济有着独特的看法,构成了其家庭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家庭经济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从“谦俭之风,惜福之道”、“勤俭持家,奢侈亡族”、“不留钱财与子孙”、“散财济人,掌控盈虚之道”四个方面对其家庭伦理思想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2.
丁希勤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47-50,108
徽州道教思想以宿世因缘为因,以清静无为为体,以经教符箓为用,以先花后果为实,旨在说明有缘来成仙,仙不度无缘之人;清静乃真常本性,一切得道仙人以此为本;人品对道品之重要性,有道心方成道术;以及道教成仙不离世间觉,红尘即道场等。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考察了管理者的权力距离对于员工创造性观点产生与实施过程的调节作用。对170名企业员工和他们的直接主管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管理者的权力距离对员工创造性观点的产生与实施的影响是不同的。管理者的高权力距离会抑制员工创造性观点的产生,但会促进员工创造性观点的实施。(2)管理者的高权力距离会促进员工创造性想法从产生向实施的转化。研究讨论了管理者的权力距离水平对于创新过程影响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4.
疾病医治理念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针对不同类别疾病有着相应的医治理念:药物、魔法与意志是内科疾病的医治理念;河渠原理是医治外科疾病的理念;对于治疗心理疾病主要是寻求神灵的拯救;预防疾病的理念是保持圣洁。挖掘、梳理这些医治理念,可以加强医学史的学科建设,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指导医疗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和两所医科大学的学生从医学伦理学教育和伦理培训等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提出目前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已经逐步被认识和接受;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6.
《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发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言”、“象”、“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易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老庄道家“言不尽意”论立论,《易传》作者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的命题,而且首创“立象以尽意”之说,不仅实现了《周易》由卜筮之书到哲学之书的整体转换,而且完成了儒道言意思想的创造性整合,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至为重要的地位。至于“象”能否尽“意”,《易传》作者并没有说。没有说并不等于没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其后的提出和讨论,则不仅直接引发了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实现了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转换和玄学本体论哲学的理论建构,而且通过玄学“言意之辨”,即按照“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为佛教的中国化和宋明理学的综合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为以“意象”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这也正是《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7.
The author presents her experience as the analysand of a training analyst who was investigated and expelled for ethical violations with another patient, including sexual-boundary violations, during her analytic training. While boundary violations by training analysts are not uncommon, the particular trauma experienced by 'bystanders' such as candidates and supervisees is not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nor the response of institutes to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that are generated.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complications for candidates that arise from the dual roles of training analyst as educator and analyst when he or she faces investigation or censure, including isolation and secrecy, which promote various splits in the candidate, analytic dyad and group, as well as loyalty conflicts. The discussion covers three phases of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s a candidate-analysand, namely the period encompassing the institute's ethics investigation, the announcement of findings to her and to the institute as a group, and the ensuing individual and group dynamics generated by her analyst's expulsion from the institute and revocation of his medical licens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re utilized to understand the group regression, including contamination and contagion fears, which occurred in the wake of the training analyst's expuls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processes on the candidate, including the pressure to function as a 'container' for projections of the group.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andidates and institutes are made for dealing helpfully with trainees who are affected by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a training analyst's ethical violations. Short-term and longer-term outcomes of the experience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88.
目前关于生殖系基因治疗技术的伦理争论仍然十分激烈。这些争论的核心环节在于"父母生育一个健康血缘后代的需要"如何获得道德合理性论证,而目前很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这一问题,因而既不能解释这些伦理争论产生的原因,也不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89.
从中国古代医者的行医事迹、著作来探寻中国的医者是否在行医过程当中勤守医者的本份,也即类似原则思维的表现。虽然中国古代并没有"医学伦理"这个名词,但从历代具有代表性之医者身上发现,其实在中国古代医者的行医事迹当中,就表现出类似的医学伦理情操。因之,医学伦理原则是俱普世价值的,也即世界上有所谓的共同道德存在。  相似文献   
90.
在生殖中心(医院)中,将伦理原则的学习与技术规范的掌握相结合,将伦理学评价与员工的奖惩机制相结合,将伦理学研究与管理骨干的培养相结合,将伦理原则的贯彻与工作总结相结合;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的权威作用,重视群众监督手段的督促作用,借助国家行政督导机构和行业法规的震慑作用,是ART增强道德约束能力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