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2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5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神经机制分析是价值观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内稳态机制和情绪反应的固有模式可能体现出价值观的神经生物原型.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试图从子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观结构等方面寻找价值观的神经实体证据,也对价值评价、价值决策等相关过程进行了神经活动分析.初步发现了个体价值观与部分脑区活动的相关关系,涉及前额叶-顶叶-颞叶神经网络带的众多大脑结构.未来研究可沿循静态的价值观结构和动态的价值观加工过程两条线路,整合和完善现有分散的神经生理研究,将有助于更系统地理解价值观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14.
社会决策中的公平准则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分别从动机和认知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这些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均等”,“互惠”和“情绪”三个模型的提出.均等和互惠模型试图从动机角度理解个体的公平行为,而情绪模型则更强调个体在公平决策中的认知和情绪的加工过程.近年来脑成像的研究也为这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其中与公平准则最密切的脑区是脑岛和背外侧前额叶:前者一般被认为是反映了个体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负性情绪体验;而后者主要负责决策过程中的抑制控制.但这些脑区具体的功能还存在很多争议,反映了不同理论模型对特定脑区功能的不同理解.未来研究应注意三个模型之间的相互补充,以及加强多模态的脑指标的运用,并注重相关脑区的整体性,此外,公平决策行为中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情境对其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眶额叶多巴胺D1受体对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及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受体的NR2B亚基的影响。实验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抑郁模型, 结合眶额叶微量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和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 运用糖水偏爱测试、悬尾实验和敞箱实验等方法检测动物的行为表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来检测眶额叶内谷氨酸、多巴胺含量及NR2B和多巴胺D1受体的表达。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CUMS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 且眶额叶多巴胺含量降低, 其D1型受体表达降低, 谷氨酸含量升高, 其NMDA受体的NR2B亚基也明显上调; 注射SKF38393后可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 且眶额叶谷氨酸含量显著下降, NMDA受体的NR2B亚基表达也有所降低; 正常大鼠注射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 大鼠表现出和CUMS模型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 且眶额叶谷氨酸含量升高, 其NMDA受体的NR2B亚基也明显上调。以上结果表明,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能使眶额叶多巴胺释放减少, 从而使谷氨酸过量释放, NMDA受体过度激活, 导致抑郁发生。多巴胺抗抑郁作用是通过D1型受体抑制谷氨酸及其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探索问题解决过程中顿悟的神经机制。以猜谜作业为实验程序,对“有顿悟”和“无顿悟”答案引发的脑电分别进行叠加和平均,并将二者相减(有顿悟-无顿悟)得到差异波。在250~500 ms “有顿悟”比“无顿悟”的ERP波形有一个更加负性的偏移,在差异波中,这个负成分的潜伏期约为380 ms(N380)。地形图和电流密度图显示,N380在额中央区活动最强。偶极子源定位分析结果显示,N380可能起源于扣带前回。因此,N380可能反映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定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7.
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回顾了近期有关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这两年来的新发现提示,ACC的执行监控作用可能是基于动机与奖赏期待做出的对“意志行动”的整合性控制,并可能具有对行动结果的情绪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18.
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有所增强。研究者对该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功能代偿假说,另一种是策略改变假说。功能代偿假说认为老年人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增强是为了弥补边缘系统功能的下降,反映了大脑功能的代偿;策略改变假说认为老年人主动使用了不同于年轻人的策略,情绪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组人群大脑活动的差异。未来这方面研究可以从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