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5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薪酬作为企业对员工履行劳动义务的物质补偿形式。薪酬的形式和内容将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薪酬的不同发放形式和内容对员工公平感、满意度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员工在薪酬体系中的不同的心理效应,及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从概念界定角度看控制感研究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关于“控制感”的研究中,概念界定一直是困扰许多研究者的问题。研究从控制源、自我效能感两个概念出发,阐述控制感概念与两者之间存在区别,包含更多的内容,提出控制感概念界定可以从方向和强度上予以考虑,并将控制感定义为: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影响事件地进行而获得所期望结果的程度,而且这种影响是由个体自己而非外界的因素来决定的。概念的清晰界定对于今后控制感的测量和理论发展有着较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93.
Strømsvik N Nordin K Berglund G Engebretsen LF Hansson MG Gjengedal E 《Journal of genetic counseling》2007,16(1):105-117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s how 29 Swedish patients with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 (MEN1) experience living
with the condition, appraisal of the clinical follow-up program, and surveys their future expect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build knowledge about this patient group in order to provide optimal care. The participants describ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limitations in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nd how these limitations influence quality of life.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majority of patients have adjusted to their situation, describing themselves as being healthy despite physical symptoms
and treatment. The participants received decent care in the clinical follow-up program, - however, greater effort should be
put into patient information. These patients might benefit from genetic counseling. Health professionals involved should recognize
their potential impact and influence on a patient’s ability to adjust to these circumstances. Antonovsky`s Sense of Coherence
theory is used to discuss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94.
95.
Steven Sverdlik 《The Journal of Ethics》2001,5(4):293-313
Contemporary Kantians who defend Kant's view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ense of duty as a form of motivation appeal to various ideas. Some say, if only implicitly, that the sense of duty is always ``available' to an agent, when she has a moral obligation. Some, like Barbara Herman, say that the sense of duty provides a ``nonaccidental' connection between an agent's motivation and the act's rightness. In this paper I show that the ``availability' and ``nonaccidentalness' arguments are in tension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availability' idea, although certainly supported by some passages in Kant himself, is also clearly denied in other passages. My conclusion is that Kantians will need to abandon either availability or nonaccidentalness if they wish to have a consistent set of views about the sense of duty. 相似文献
96.
权力感指个体对控制他人和自身的能力的感知。现有权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主要使用传统两难困境范式,围绕权力感影响主体道德判断的功利论倾向与道义论倾向展开,且研究观点尚未达成共识。由于传统两难困境范式的局限性,研究者开发了道德判断CNI模型探究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该模型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未来研究可关注CNI模型视角下不同类型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探讨特质性权力感与情境性权力感对个体道德判断差异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97.
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城市社区居民获得感的初始量表。经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修订初始量表,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认知获得感和情感体验获得感两个分量表,前者包括横向认知获得感和纵向认知获得感两个维度,后者包括横向情感体验获得感和纵向情感体验获得感两个维度。结果发现,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以及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8.
身体自我表征中的身体拥有感(即我的身体属于我的感受)问题一直是自我意识研究的核心话题。大量的已有研究表明, 身体拥有感的体验涉及不同感官信号的整合, 当前大多数研究只重视视觉、触觉等外感受的作用, 一方面忽视了内感受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缺乏对两类感受整合的关注。橡胶手错觉实验和身体障碍患者身上所表现出的外感受和内感受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支持了身体拥有感的可塑性假设, 自由能量原理认为身体拥有感形成的基础是大脑不断评估更新可能性表征来维持稳定。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改善内感受的测量和刺激呈现方法, 探索影响内感受的高阶认知因素以及关注某些神经症患者的内感受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以28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变迁中的老年人居住地情感认同、领悟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的关系。研究使用居住地情感认同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控制感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每次间隔6个月,共3次的纵向追踪设计。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可以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控制感,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在居住地情感认同和控制感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老年居民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对控制感的影响机制,也对提升城市老年居民的控制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道德困境判断的CNI(consequence, norm, inaction)模型,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实验1探讨个人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高个人权力感显著增加被试对规则的敏感,促使个体做出道义论的道德判断。实验2考察回忆任务启动的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发现相对于低权力感启动的被试,高权力感启动的被试在进行判断时更关注行为的结果,对规则更不敏感,这说明启动的权力感促进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抑制道义论的道德判断。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