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采用特征-联合范式的研究发现, 面孔再认阶段可记录到明显的联合效应和特征效应; 然而, 与再认同属情景记忆的另一任务(来源提取)条件的相应效应尚未报道, 背景信息一致性对联合面孔和特征面孔提取的调节作用以及面孔不同特征对特征效应的影响也未考察。为澄清上述问题, 本文采用特征-联合范式, 并以位置为背景展开研究。实验含一个学习任务和两个测验任务(再认和来源提取)。结果显示, 再认和来源提取阶段均记录到显著的联合效应和特征效应, 且两类效应均在来源提取阶段更强; 任务类型与位置背景一致性交互影响提取绩效; 面孔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对特征效应的影响相似。表明联合效应和特征效应具有显著的任务类型敏感性, 这些效应是联合面孔和特征面孔的熟悉性较强且对源面孔的回忆加工相对较弱的结果, 且这两类面孔的提取为背景一致性所调节; 任务类型对两类效应的调节与双重加工理论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762.
胡治国  刘宏艳 《心理科学》2015,(5):1087-1094
正确识别面部表情对成功的社会交往有重要意义。面部表情识别受到情绪背景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情绪背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增强作用,主要表现为视觉通道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和跨通道情绪整合效应;然后介绍了情绪背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情绪冲突效应和语义阻碍效应;接着介绍了情绪背景对中性和歧义面孔识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背景的情绪诱发效应和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3.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事件的判断中忽略相关事件统计学上的信息, 而只关注当前呈现的案例信息, 从而造成判断和决策偏差的一种现象。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包括双加工理论和线性整合理论, 而影响基线比例忽略的因素有许多方面, 如信息特征、认知能力等等。在未来研究中, 应该深入分析双加工理论的作用机制以及依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新的研究视角, 同时拓展在团体和公共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764.
孙龙  常若松  高远  马伶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33-1739
驾驶中, 有效的视觉注意模式是驾驶员搜索与识别潜在道路危险的先决条件。通过分析驾驶员视觉注意对危险识别的影响, 提出情境意识假设与心理负荷假设。情境意识假设认为, 情境意识的质量决定了驾驶员视觉注意模式的灵活性, 进而影响危险识别。心理负荷假设认为, 心理负荷水平提高, 驾驶员视觉注意趋于集中, 不利于危险识别。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在比较不同驾驶员情境意识的认知兼容性, 应用汽车驾驶自动化技术降低心理负荷以及检测并区分情境意识与心理负荷的影响等方面加以深入。  相似文献   
765.
吕勇  李甜甜 《心理科学》2014,37(1):48-52
采用3×4混合实验设计,研究了启动刺激与靶刺激的时间间隔对面部表情唤醒度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实验因素为启动刺激的唤醒度和时间间隔。结果发现,当时间间隔为200ms、300ms、500ms时,出现了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时间间隔为700ms时,启动效应消失。上述结果表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可在唤醒度维度上实现,但此效应只能在启动刺激与靶刺激间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出现。  相似文献   
766.
李恒熙  李恒威 《心理科学》2014,37(4):1016-1023
里贝特是人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实验研究领域的一个卓越的、先驱性的神经科学家。里贝特的意识研究工作涉及如下四个方面:(1)关于意识研究的认识论原则;(2)对意识现象本性的界定;(3)意识机制的时控理论;(4)对自由意志的阐释和有意识的心智场理论。里贝特的意识研究独树一帜,其时控理论具有坚实可信的实验证据,它从时间维度揭示了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以及无意识的心智功能与神经活动之间的时间机制。  相似文献   
767.
人脸加工过程中,从人脸知觉到身份信息提取是一个系列的过程还是平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比较脸—脸(FF)、名字—名字(NN)、脸—名字(FN)和名字—脸(NF)等四种刺激类型条件下被试对其作夫妇判断和性别配对判断时的反应时分析,发现判断任务与刺激类型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性别判断任务中,FF反应最快,NF其次,FN和NN最慢;而在夫妇判断任务中,四种刺激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反应错误率分析也显示相似的结果。实验结果支持人脸识别到身份信息提取过程为系列加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768.
There is a bias towards believing information is true rather than false. The Spinozan account claims there is an early, automatic bias towards believing. Only afterwards can people engage in an effortful re‐evaluation and disbelieve the information. Supporting this account, there is a greater bias towards believing information is true when under cognitive load. However, developing on the Adaptive Lie Detector (ALIED) theory, the informed Cartesian can equally explain this data. The account claims the bias under load is not evidence of automatic belief; rather, people are undecided, but if forced to guess they can rely on context information to make an informed judgement. The account predicts, and we found, that if people can explicitly indicate their uncertainty, there should be no bias towards believing because they are no longer required to guess. Thus, we conclude that belief formation can be better explained by an informed Cartesian account – an attempt to make an informed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769.
Makeup can change facial complexion, making it of interest both practically and for empirical research on perception. We examined the assimilation effect of eye shadow on complexion using two series of eye shadows: typical colors that are not evenly saturated and colors with saturation as even as possible. Twenty participants assessed the degree of redness in reddish faces, yellowness in yellowish faces, and lightness in both faces via paired comparis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the reddish face was perceived as redder when it had eye shadow of pinkish and purplish colors or reddish saturated colors instead of containing yellowish components; (b) the yellowish face became less yellow with colors without a greenish or yellowish component; and (c) except for the lighter yellowish shade, eye shadow made the face perceptually darker. We confirmed the assimilation effect of eye shadow on complexion and showed differences in perceptual hu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face colors.  相似文献   
7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