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5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整体护理与新医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护理作为当代护理的基本工作模式和护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直接相联系的。在临床护理中,落实新医学模式,是推行整体护理所必需的。在整体护理中落实新医学模式应从转变护理人员观念、整体护理规范化、改变护理队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提供护士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952.
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碘缺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通过“社会动员”,推动防治碘缺乏病(IDD)“轮子”运转,使我国消除IDD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53.
Gregory R. Peterson 《Zygon》2000,35(3):469-480
Much ink has been spilled on the claim that morality and religion have evolutionary roots. While some attempt to reduce morality and religion to bi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thers reject any link whatsoever. Any full account, however, must acknowledge the biological roots of human behavio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cognizing that our relatively unique capacity as cognitive agents requires orienting concepts of cosmic and human nature. While other organisms display quasi-moral and proto-moral behavior that is indeed relevant, fully moral behavior is only possible for organisms that attain a higher level of cognitive ability. This, in turn, implies a significant role for religion, which has traditionally provided an orientation within which moral conduct is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954.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myth. Its author (1) suggests tha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pro-vides the most powerful mythic structure for our times; (2)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arisefrom the fact that, historically, evolution became yoked to the earlier concept of material,technological "progress"; (3) argues for an interpretation of evolution that is basedon religious and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4) proposes that such aninterpretation, in which personal and social growth is seen as the possible outcome ofevolutionary forces, may act as a corrective to a myth based on material progress.  相似文献   
955.
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健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845-851
21世纪以来,在刻板印象研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的提出。它通过热情和能力二个维度区分对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新近的系统模型则将SCM与群际情绪、行为反应相结合,并凸现了道德维度,开创性地提出了群际情绪-刻板印象-行为趋向系统模型(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 BIAS Map)。这一系统模型是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有意义延伸,同时二者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刻板印象内群体与群体间研究的整合性,较之又增添了认知-情绪-行为与刻板印象预测之间的联结。  相似文献   
956.
子夏里籍考     
子夏是孔子得意弟子之一,晚年到西河教学,开创了著名的“西河学派”,为魏国的军事政治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关于他的出生地,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史料对比和考证,证明子夏是卫国温人,他到西河教授并不是回到自己的老家。  相似文献   
957.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 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 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 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 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 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村的成功脱贫个体(7人)、世代贫困个体(10人)及扶贫干部(4人)为研究对象, 构建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研究表明:1)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 2)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 而贫困个体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可能是导致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 3)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 即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可促进家长亲职能力的提高, 进而激发子代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58.
罗一君  牛更枫  陈红 《心理学报》2020,52(10):1224-1236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 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 采用饱食进食(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 EAH)范式,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饱食状态下的高热量食物选择(即过度进食); 研究2招募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暴发背景下301名武汉市居民(高死亡威胁组)和179名其他省市居民(控制组) (年龄18~60岁)为被试, 通过问卷法回溯性地测量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并探究其影响当前过度进食的机制,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过度进食。同时, 死亡威胁(新冠病毒疫情)扩大了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间接影响过度进食的效应, 而社会支持则能缓冲这一效应。研究结果为COVID-19背景下和灾后居民的健康进食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9.
曹贤才  王大华  王岩 《心理学报》2020,52(8):982-992
当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 个体可以通过内部表征的方式通达依恋对象的可得与反应性, 获得依恋安全感。然而, 现有研究对内部表征通达途径的考察忽略了情节模拟的作用。该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考察是否可以通过依恋相关的情节模拟通达依恋对象的可得与反应性, 帮助个体获得依恋安全感。研究招募正处于恋爱关系中且恋爱时长超过6个月的大学生46名。前测评定依恋相关的困境情境; 3天后实验组被试进行依恋相关的情节模拟任务, 控制组被试进行情境结果的撰写任务, 并再次对情境进行评定。结果发现, 相比于控制组, 情节模拟组预期伴侣的反应性和依恋安全感有更大提升。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 依恋相关的情节模拟可以通达伴侣可得与反应性并帮助个体获得依恋安全感。  相似文献   
960.
Léon Turner 《Zygon》2020,55(1):207-228
Debates about the th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research in the cognitive and evolutionary study of religion have tended to focus on the question of theism.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re is any disagreement about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human being has been largely overlooked.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evolutionary and cognitive accounts of religion typically depend upon a view of cognition that conceptually isolates the mind from its particular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contexts. By embracing this view of the mind, these accounts also unwittingly embrace an abstract individualist view of individual personhood that Christian theologians have explicitly battled against. Taken as a whole, the field leaves sufficient room for supplementary theorie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ological accounts of the relational individual, but in practice, no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engage, or even to accommodate, any other view of individual personh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