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海洛因戒断者吸毒及情绪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岩  徐平  姜迎萍 《心理科学》2007,30(1):202-204,208
海洛因戒断组对吸毒、正、负性线索注意偏向是理解戒断者复吸脑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dot-probe实验范式,海洛因戒断组及正常被试各10名,分别记录64个电极点脑电数据。结果表明,戒断者吸毒线索注意偏向P200振幅显著高于正负性情绪线索,也显著高于正常组,提示戒断者存在吸毒线索注意偏向;N300振幅显著低于正常组,说明戒断者具有较低的情绪评价;吸毒线索诱发P300振幅显著高于正常组,表明戒断组对吸毒线索可能附加情绪加工。  相似文献   
92.
事件相关振荡与振荡脑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曙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435-440
事件相关振荡是伴随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的脑电磁振荡活动,观察到其各类调频、调幅和调相现象,这种介观和宏观尺度上大量神经元的集体活动与微观尺度上神经元平均发放率和发放定时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神经信息的编码、表征、通讯和调控。动态细胞集群假说认为大脑认知功能是神经网络通过同步振荡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基于振荡的大脑理论指引下,多尺度、跨脑区和跨频率事件相关振荡研究为揭开振荡脑网络的工作原理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93.
朱湘茹  刘昌 《心理学报》2008,40(3):283-290
为了考察被试在不能意识到任务中包含冲突的情况下的认知控制过程,将产生SNARC效应的奇偶判断任务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冲突任务。大小与反应手一致的视为一致的试次,大小与反应手不一致的视为不一致的试次。根据不一致试次之前一个试次的类型将其划分为iI(不一致—不一致,incongruent-incongruent)试次和cI(一致—不一致,congruent-incongruent)试次两种类型。对冲突适应过程的分析表明iI试次的反应时显著快于cI试次,iI试次和cI试次相比,两者的脑电在大约260~300ms的时间段内在FCz位置上差异最大。偶极子分析表明差异波的产生源定位于背侧前扣带回(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这些结果与前扣带回的意识监测理论并不一致。最后结合冲突监测理论和其他解释前扣带回功能的理论对研究结果做了相应的解释,认为冲突适应可以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
视觉信息加工中的整体优先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韩世辉 《心理学报》2000,32(3):337-347
该文综述了视知觉的整体优先性理论,以及关于整体优先性机制的理论及其面临的困难,特别介绍了本文作者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关于整体优先性的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结果,以及根据这些结果提出的一个基于知觉组织和选择性注意相互作用的复合刺激加工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5.
Zuckerman关于感觉寻求特质的唤醒理论认为,高感觉寻求者为提高其大脑唤醒,会不惜以冒险方式来寻求高强度、变化、新异和复杂的刺激经验。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了高感觉寻求者对高强度的、变化的和新奇的刺激材料的认知加工偏向,但尚缺乏来自复杂的和具有危险意义刺激材料的研究证据。我们运用反转Oddball实验范式,以听觉N1、P2和MMN(Mismatch negativity)为ERPs指标,系统比较了高、低感觉寻求者对危险意义声音的自动唤醒、注意偏向和特征探测这三个方面的认知加工差异。结果发现,高感觉寻求者的N1、P2和MMN波幅均显著大于低感觉寻求者。结果表明,高感觉寻求者对危险意义声音产生了更高的唤醒水平、注意偏向和特征探测自动加工优势,这些优势可能是其偏于冒险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96.
在社会交往中, 声誉关注是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判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只是单独考察声誉关注或社会距离会如何影响道德决策行为, 但两者如何交互影响道德决策尚不清楚, 尤其是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如, 伤害他人行为)下道德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要求被试在匿名或公开情境下决策是否愿意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朋友、熟人、陌生人)实施疼痛电击以增加自己的金钱收益, 同时记录其决策时的行为和神经反应。结果发现, 匿名情境下被试对朋友的电击伤害要显著低于对熟人和陌生人的, 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利己的利他主义”决策倾向; 与朋友和陌生人相比, 被试在涉及熟人的两难决策中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体验到了更强烈的厌恶情绪, 并诱发了更大波幅的与情绪反应有关的P260成分, 以及与认知推理有关的晚期正成分(LPP: 300~450 ms), 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熟人效应”。然而, 行为与ERP指标上的这些差异在公开情境下均显著减弱了。这表明个体在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下的道德决策遵循着一种“利己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 熟人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在道德决策中诱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和认知负荷, 而声誉关注削弱了利己倾向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厌恶情绪和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97.
来自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及研究结果提示, 女性性激素可能是情景记忆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 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女性生理周期性激素水平的自然变化构成的两个时期(卵泡后期、黄体中期)为自变量, 利用“What-Where-When Task”情景记忆任务(实验1), 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实验2), 探讨生理周期不同阶段完成情景记忆任务的成绩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实验1招募生理周期稳定的33名女性为被试, 在卵泡后期和黄体中期各参加一次实验, 随机顺序依次完成O任务(仅记忆物品, object)、P任务(仅记忆物品位置, position)、OO任务(记忆物品及其呈现顺序, object + order)、OP任务(记忆物品及其呈现位置, object + position)以及PO任务(记忆物品呈现位置及顺序, position + order)。结果发现, 在完成PO任务时, 黄体中期的回忆正确率显著高于卵泡后期。实验2借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进一步探究生理周期影响情景记忆PO任务的原因, 结果发现, 黄体中期额叶脑区的P300以及LPC波的振幅显著大于卵泡后期, 且完成PO任务时的感受性与右侧额叶P300振幅显著正相关。基于上述ERP的结果, 可以认为, 黄体中期在PO任务上的好成绩可能得益于显著增强的认知控制能力, 这一解释符合前人研究结论。总之, 本研究发现:生理周期对情景记忆中客体的空间位置与时间顺序整合的记忆产生显著影响, 黄体中期的记忆效果显著好于卵泡后期, 可能是因为该时期显著增强的认知控制能力。本研究有望为理解影响情景记忆的因素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
99.
该研究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探索不同类型的道德违反事件的时程加工特点。结果发现,不同类型道德违反事件在P2成分上未出现明显差异。在N2成分上,所有道德违反事件和中性事件差异显著,且涉及性的道德违反的波幅大于涉及身体伤害和诚信的道德违反事件。在P300和晚期正成分上,只有涉及性的道德违反事件和中性事件出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领域的道德违反事件在早期阶段可能存有共同的加工机制,而在后期的加工阶段中开始出现分离趋势。  相似文献   
100.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children show rapid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ir ability to remember individual items and the contextual details that surround these items (i.e., episodic memory) during early childhood. Encoding processe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pisodic memory;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encoding processes. The goal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age- and performance-related effects on encoding in children between 4 and 8 years of age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Results revealed effects of both age and performance on encoding, as indexed by the ERPs response. However, the nature of these effects differed between subsequent recognition and subsequent recollection, as well as for the two ERP components (i.e., Nc and LSW) examined.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as they contribut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encoding processes show developmental change across early childhood. In addition,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for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in future studies examining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pisodic mem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