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1篇 |
免费 | 261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25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408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55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2)友谊质量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扩展性社交倾向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通过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上述中介作用仅存在于扩展性社交倾向较高的个体中。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编震后创伤程度调查表和PTSD自评量表对汶川地震区41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对震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学生PTSD症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的各维度与PTSD症状反应总分相关显著;学习压力、暴露和丧失程度均对再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压力、受惩罚、其他、暴露和丧失程度对逃避及麻木有显著影响;学习压力、其他、暴露和丧失程度对过度觉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震前生活事件对PTSD症状反应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初中生感戴状况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赵国祥编制的初中生感戴问卷、姜乾金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陶芳标的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广州市7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得到839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初中生感戴不存在年级差异,但是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感戴总分和人物取向感戴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2)感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感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调节聚焦问卷、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北京市五所学校117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调节聚焦对小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并检验应对方式在调节聚焦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促进定向对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预防定向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积极应对和促进定向更相关, 消极应对和预防定向更相关;(3)积极应对在促进定向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在预防定向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本研究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孤独感量表和生命意义量表对福建省三所大学的1476名大一和大二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际交往能力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以及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和年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交往能力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交往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孤独感显著低于女生;(2)交往能力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与拥有意义和追寻意义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孤独感与它们均呈显著负相关;(3)孤独感在交往能力与拥有生命意义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年级的调节。与大二学生相比,大一新生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更大。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交往能力对生命意义的作用过程,为针对性提升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提供方向指导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98.
999.
癌痛药物在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治疗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尤其是阿片类药物,但在我国其使用量仍处于不足的水平,因此,在临床使用中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疼痛药物治疗与成瘾伦理风险、癌痛药物治疗的错误认知、癌痛药物治疗经济负担与资源分配不公、医患沟通不足与侵犯患者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等伦理问题。为了有效规避伦理风险,规范癌痛药物的临床应用,提出医患应正确认识疼痛和镇痛药物的作用和风险、平衡疼痛药物治疗和成瘾伦理风险的关系、合理处理患者自主权和知情同意等,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