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脑区能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脑区能态理论,研究有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讨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脑机制,指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2.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损耗对冒险行为的影响以及生理能量补充在其中的缓解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通过“Stroop”和“非利手写作”任务操纵被试的自我损耗,两个实验均用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考察被试的冒险行为,并且通过摄入含有或不含有葡萄糖的柠檬水来操纵生理能量水平。结果发现,在排除无关变量后,高损耗者比低损耗者尽可能多地对气球进行充气以寻求奖赏(实验1和实验2),但饮用含葡萄糖的柠檬水能够有效降低这种反应(实验2)。该研究证实了自我损耗促进冒险行为,补充生理能量能有效缓解该效应。  相似文献   
43.
吴伟炯  刘毅  路红  谢雪贤 《心理学报》2012,44(10):1349-1370
职业幸福感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综合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本土心理资本理论, 构建并检验了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研究一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制了信效度较好的问卷, 156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 本土心理资本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希望、乐观和坚韧)与人际型心理资本(自谦、感恩、利他、情商/情绪智力和信心/自我效能)。研究二使用2280名教师的有效数据, 通过控制了其他变量影响后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及交叉验证分析, 结果表明:(1)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的积极情感体验(工作投入)与认知评价(工作满意度)存在增益螺旋过程; (2)心理资本通过能量补充和动机激发双过程促进职业幸福感; (3)人际型心理资本通过一级、二级能量补充与动机激发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 事务型心理资本也通过一级、二级动机激发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 但是只通过二级能量补充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人际型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44.
自我的活动消耗心理能量后引起执行功能下降的过程称为自我损耗, 自我损耗是生活中诸多的适应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近几年, 自我损耗理论在发生领域、损耗状态的时限和内在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发展; 对自我损耗影响因素的探究主要集中于认知、情绪及人格特质等领域; 自我损耗后效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应用化的趋势。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自我损耗的机制, 对影响因素和损耗后效上存在的争议进行澄清, 并在测量工具上寻找突破以满足理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5.
The deBroglie–Bohm quantum potential is the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of the wave field. The quantum potential facilitates the transference of energy from wave field to particle and back again which account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in isolated quantum systems. Factors affecting energy exchanges and the form of the quantum potential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related issues of the absence of a source term for the wave field and the lack of a classical back reaction.  相似文献   
46.
能量在机体的各种离子、分子、细胞、器官、组织、系统间协调分布,共同维持着健康状态。某一病因作用于人体后,“协调分布”会被不同程度地打破,当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产生疾病。对于人体,各种能量的直接表现形式和能量的携带者——各种营养物质,都与疾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能量”角度,我们既可进一步探讨尚未阐述清楚的疾病发生机制,又可以设计更为完美的治疗方案与医学仪器。  相似文献   
47.
论新时期医学院校人文学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真正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医学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8.
军医大学人文教育需求的实证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2005级7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医学人文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初步探讨军医大学学生对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调研中还发现,学生对医学人文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认为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是未来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9.
50.
The ‘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 concept is commonly used to explain public opposition to new developments near homes and communities, particularly arising from energy technologies such as wind farms or electricity pylons. Despite its common use, the concept has been extensively critiqued by social scientists as a useful concept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Given European policy goals to increase sustainable energy supply by 2020,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local opposition is of both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his paper reviews NIMBY literature and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to explain local opposition, drawing upo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n place. Local opposition is conceived as a form of place‐protective action, which arises when new developments disrupt pre‐existing emotional attachments and threaten place‐related identity processes. Adopting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and drawing on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a framework of place change is proposed encompassing stages of becoming aware, interpreting, evaluating, coping and acting, with each stage conceived at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 from intrapersonal to socio‐cultural.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place‐based approach for public engagement by energy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