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3826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无礼行为在工作场所中广泛存在, 但由于其强度低、意图模糊等特征, 从而使组织很难有效地甄别、预防或控制它。在总结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展开了下列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厘清无礼行为与其他相关不良行为的概念边界; 其次, 梳理了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相关理论模型的发展进程, 主要介绍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模型、情感事件理论模型和无礼行为的情绪反应模型; 最后, 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张建构一个以认知和情绪反应为中介, 以社会文化、人格和组织因素为调节变量的无礼行为的模型, 并建议未来的研究运用纵向实验设计的方法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走向, 以求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深化无礼行为的发展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42.
味觉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感觉之一, 早已超越“舌尖”的直接感受, 潜在地影响了个体对人际关系及伦理道德的知觉与判断, 改变着个体对冒险与消费等行为的决策。情绪中介假说、具身隐喻假说、进化假说以及社会建构假说从不同视角试图阐明味觉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机制。当前研究存在味觉感受存在个体差异、味觉测量难以保证效度、味觉实验缺乏统一研究范式等问题, 未来可继续进行味觉隐喻的验证并将其应用于感官营销、心理治疗等领域, 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出发, 全方位探讨味觉对判断、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旨在考查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特点, 并探讨亲职压力、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对孤独症、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以及脑瘫5种残疾类型儿童的369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其各维度在不同残疾儿童类型中差异显著, 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总分及各维度中均最高, 听力残疾儿童家长均最低;(2)亲职压力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相关显著;(4)社会支持在亲职压力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4.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5.
汶川地震9.5年后,对汶川县和都江堰市76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网络成瘾症状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PTSD症状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症状,并分别通过惩罚敏感性、孤独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预测网络成瘾症状;(2)女性的PTSD症状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症状,并分别通过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间接影响网络成瘾症状;男性的网络成瘾症状仅被PTSD症状正向预测。  相似文献   
46.
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韫佳  初敏  贺琳 《心理学报》2003,35(6):734-742
通过两个独立进行的重音标注实验对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l是由60位普通被试参加的音节重音突显度的知觉实验。实验2是由本文三位作者参加的重音类别标注实验,在此实验中语句重音被划分为节奏重音和语义重音。实验2中对于语句重音的分类性标注结果得到了实验l中普通被试对音节重音突显度知觉结果的支持,这说明人们确实能够感知到两种不同类型的重音。实验结果还表明,节奏重音倾向于出现在较大韵律单元内的最末韵律词的末音节上,并且与适当的停延相伴生,语义重音的分布则与语句的韵律结构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7.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2014,37(4):834-839
本研究探讨了性别二态线索、面孔吸引力和表情对正视面孔偏好的影响。实验1基于面孔参照,被试普遍偏好正视面孔;相对男性化/厌恶和生气/低吸引力的面孔,被试更偏好女性化/高兴和中性/高吸引力的正视面孔;实验2基于观察者参照,总体并未表现出正视偏好;对低吸引力/中性表情/男性化面孔更偏好斜视面孔。  相似文献   
48.
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403名单胎、孕周在24~33周的孕妇进行研究,探讨怀孕过程中孕妇经历的生活事件和妊娠压力的关系,以及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丈夫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怀孕计划的主效应显著,孕龄的主效应不显著,怀孕计划和孕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妊娠压力在怀孕计划上的主效应显著,意外怀孕的孕妇的妊娠压力显著高于计划怀孕的孕妇的妊娠压力;(2)怀孕过程中孕妇经历的生活事件与妊娠压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孕妇的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3)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生活事件和妊娠压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即生活事件部分通过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孕妇的妊娠压力;而丈夫支持则对孕妇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当丈夫支持高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的孕妇,其妊娠压力越低,心理健康状况对孕妇妊娠压力预测显著;当丈夫支持低时,心理健康状况对妊娠压力的预测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采用修订的情绪觉察水平量表(LEAS)对315名职前教师进行调查,并从中筛选出高、低情绪觉察能力组被试各60人,分别完成情绪面孔Stroop任务(研究1)和情绪词Stroop任务(研究2)。(1)研究1的正确率上,中性面孔最高,愉快面孔次之,悲伤面孔最差;反应时上,悲伤面孔最长,愉快面孔次之,中性面孔最短;高分组仅在愉快和中性面孔上的反应时长于低分组;消极面孔的干扰效应高于积极面孔的干扰效应。(2)研究2的反应时上,消极词的反应时最长,显著长于中性和积极词;高分组仅在积极词和中性词上的反应时长于低分组,且高分组在积极词上的干扰效应高于低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与中性刺激相比,高低情绪觉察能力组均对情绪刺激产生了注意偏向,尤其是负性情绪刺激;与低情绪觉察能力组相比,高情绪觉察能力职前教师不仅对消极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还对积极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50.
张辉华 《心理学报》2014,46(11):1691-1703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分别以社会资本的关系性维度为中介变量, 以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维度为跨层调节变量, 探讨了个体情绪智力对任务绩效的影响。通过收集模拟网络实验背景中46个项目团队210位个体的调查数据,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个性的前提下, 关系性社会资本在个体情绪智力影响任务绩效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结构性社会资本(咨询网络密度)跨层正向调节影响个体情绪智力与任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及其维度在情绪智力影响绩效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运用社会资本概念框架有助于解释情绪智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