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4篇 |
免费 | 242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17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系列位置回忆任务, 探讨作为声调语言的汉语普通话中声调及情绪信息是否具有近因及后缀效应, 从而揭示同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和情绪韵律在前分类声音存储器(Precategorical Acoustic Storage, PAS)中是否具有单独的表征, 及该表征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一和二分别考察了声调是否具有近因和后缀效应, 实验三和四分别考察了情绪信息是否具有近因和后缀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两者均在PAS存储器中有单独的表征, 但这种表征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且受影响的方式不一样。研究结果表明作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和情绪信息在表征上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及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本文探讨了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对下属态度、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及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本文分别通过对150位领导与150位下属(研究1)、50位领导与243位下属(研究2)的配对样本开展两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数据收集, 并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失配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2)相对于授权不足, 领导的过度授权更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3)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通过作用于下属情绪耗竭进而影响下属对领导的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职场不文明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边界。通过问卷调查315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样本数据,结果表明:职场不文明行为负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情绪耗竭、组织自尊中介了职场不文明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心理韧性调节了情绪耗竭、组织自尊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使用自编地震灾民社会支持感知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for Earthquake Survivors, PSSS-ES)和贝克抑郁量表测查德阳、绵竹和什邡共304名灾民,以此检验自编地震灾民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并考察5·12地震灾民的社会支持感知状况及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PSSS-ES由12个题项组成,包含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三个维度;各维度题项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负荷分别为0.50~0.86、0.70~0.85、0.66~0.8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58.98%;PSSS-ES整体及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63、0.72和0.84;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41~0.51。低社会支持组的抑郁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高社会支持组。PSSS-ES是测量地震灾民社会支持较为有效的工具。总体来说灾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社会支持,但在信息性支持方面相对欠缺,而该方面又与抑郁症状呈较高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考察熟练双语者在情绪注意偏向中对情绪信息加工的优势效应及该效应产生的原因。采用2(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3(靶刺激与消极词汇出现的位置一致、不一致和中性条件)×2(线索呈现时间为100 ms和400 ms)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被试对靶子的按键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发现:线索呈现100 ms和400 ms时,两组被试在注意定向分数上无显著差异;线索呈现100 ms时,两组被试的注意解除分数无显著差异;线索呈现400 ms时,熟练双语者的注意解除分数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结果表明,在情绪注意偏向任务中,熟练双语者比非熟练双语者表现出了对情绪词汇信息更好的注意抑制控制能力,体现出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双语优势效应,产生这一优势效应的原因是熟练双语者在注意的晚期阶段比非熟练双语者具有更好的情绪信息注意解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无礼行为在工作场所中广泛存在, 但由于其强度低、意图模糊等特征, 从而使组织很难有效地甄别、预防或控制它。在总结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展开了下列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厘清无礼行为与其他相关不良行为的概念边界; 其次, 梳理了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相关理论模型的发展进程, 主要介绍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模型、情感事件理论模型和无礼行为的情绪反应模型; 最后, 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张建构一个以认知和情绪反应为中介, 以社会文化、人格和组织因素为调节变量的无礼行为的模型, 并建议未来的研究运用纵向实验设计的方法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走向, 以求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深化无礼行为的发展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9.
味觉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感觉之一, 早已超越“舌尖”的直接感受, 潜在地影响了个体对人际关系及伦理道德的知觉与判断, 改变着个体对冒险与消费等行为的决策。情绪中介假说、具身隐喻假说、进化假说以及社会建构假说从不同视角试图阐明味觉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机制。当前研究存在味觉感受存在个体差异、味觉测量难以保证效度、味觉实验缺乏统一研究范式等问题, 未来可继续进行味觉隐喻的验证并将其应用于感官营销、心理治疗等领域, 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出发, 全方位探讨味觉对判断、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