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use of two complementary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quality of life. We present a case example of the use of photo-elicitation alongside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and use examples from our research with people living with paraplegia and chronic pain to demonstrate how these methods can be combined to provide a participant-led understanding of quality of life. This discussion includes consideration of practical and ethical issues relevant to others wishing to combine these research methods. Furthermore, we highlight some of the potential practical 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the approach through an illustration of how photographs work to enhance self-reflection and promote hermeneutic sense making.  相似文献   
922.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inhibited behaviour, mother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mothers' self‐reported reactions to children's emotions. Fifty‐three mother–child dyads visited the laboratory, and mother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bout child temperament and emotion socialization. Maternal stress stemming from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as negatively predictive of mothers' supportive reactions to happiness.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ldren's inhibited behaviour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is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mothers' supportive reactions to children's fear; specifically, mothers who report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dissatisfaction i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had children who exhibited low levels of inhibition reported the lowest levels of supportive responses to their children's fear. Importantly, mothers report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supportive reactions to children's fear when their children were low in inhibition, and they reported low levels of dissatisfaction i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3.
924.
相比独自经历情绪事件,在群体中与他人共享情绪事件会放大个体的情绪体验,该效应被称之为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以往研究为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提供了部分间接的实验证据,但以往的理论,如群体共同关注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并不能对该效应做出很好的解释。基于社会评估理论和共享现实理论提出的评估–证实–放大模型可较好地解释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未来研究可在真实互动的群体情境中检验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及评估–证实–放大模型。  相似文献   
925.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926.
陆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7,(7):1162-1171
作为父母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亲子间有关情绪的谈话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包括文化、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在内的外部社会环境,儿童的年龄、性别和依恋等特点,以及父母的依恋、养育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对父母与儿童之间有关情绪的谈话产生影响。未来亲子间有关情绪的谈话研究应更多考虑儿童长远发展的社会文化适应性视角,加强对非言语信息、亲子间交互回应行为的分析,拓展儿童中期和青春期的探讨,并进一步细化各项研究指标的差异水平、考虑中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7.
情绪调节是个体适应现实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情境和策略均会影响情绪调节效果,近期研究不仅关注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使用特定的情绪调节策略,而且更加关注个体在变化情境下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即强调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基于情绪调节灵活性是个体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同步改变策略,本文提出了情境改变、策略改变以及情境和策略的同步改变三个要素,介绍了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三水平模型和三成分模型,区分了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三类研究范式,讨论了情绪调节灵活性及其适应性,并指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28.
谣言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但其传播过程的"心理黑箱"还是缺乏探索的问题。在情绪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对照实验,通过转基因食品情景模拟来考察不公平谣言及辟谣行为对风险认知评价及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基因风险评价产生的情绪可分为后果型和伦理型;(2)不公平感会导致更强烈的伦理型及后果型情绪,并使得被试倾向于高估转基因风险;(3)辟谣对转基因风险评价能起到一定干预作用,但不能完全抵消谣言对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9.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抑郁及其自动情绪调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抑郁的自动情绪调节研究。首先,阐明了青少年脑发展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并概括了三种青少年抑郁模型。然后,澄清了自动情绪调节的内涵和经典范式,而且从时间和空间方面,总结了青少年抑郁的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的相关文献。最后,未来要加强功能连接研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技术开展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930.
奖励推荐计划(referral reward program, RRP)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新顾客和保留老顾客的有力武器, 然而有关RRP对消费者推荐行为影响的研究却较为匮乏。从RRP引发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冲突的视角出发, 以营销学、动机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系统研究RRP对推荐行为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奖励框架与社会规范对消费者推荐动机的作用; 探究情绪在动机一致性与推荐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注因果定向、自我意识及文化价值观等自我层面因素对以上过程的调节作用。将主要采用系列实验并结合神经营销学方法, 力图彻底搞清现有研究中的争论话题和填补研究空白, 这对从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相冲突的视角探讨以动机为主题的RRP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对中外企业了解奖励对消费者推荐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设计合理有效的RRP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