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4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Mahmoud Khatami 《Topoi》2007,26(2):221-229
Imagination has always been a mysterious issue for moder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n this paper, however, I will not deal with modern theories of imagination; instead, I will suggest an alternative notion of imaginal power by stepping back toward Persian illuminative thought within which we may glimpse a hint of a transcendent concept of imagination as the source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d its power to create the object and the world. My objective here is to extend some noetic aspects of this concept and extract further conclusions theoretically. To this end, I will first introduce a brief account of the no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Illuminationist perspective of the imagination, then I outline aspects of its efficiency which may shed some light on the modern debate on the subjec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object.
Mahmoud KhatamiEmail:
  相似文献   
352.
从楚地出土的多种易类文献来看,《周易》一书在形成与起源之初表现出了种种样态。至少形成了三种使用周易的方式,即“只用易卦”的方式、“实用筮书”的方式以及“经典文本”的方式。在《周易》经典文本的定型过程中,《周易》文本早期形态在占筮内容、文献编撰、易类体例以及卜筮关系等诸多方面得以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353.
"以易释史"——邵雍咏史诗的一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刚 《周易研究》2007,(1):64-68
邵雍是文学家、史学家、易学家,他的咏史诗则是他文史哲研究领域交叉的产物,他的咏史诗表现出了“以易释史”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履霜冰至”与“否极泰来”的思想,“恩患防豫”与“知几如神”的思想,“顺动致豫”与“吉凶由人”的思想和“各行其位”与“时行时止”的思想等四个方面。这是研究他的思想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54.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周易》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互动、通变致久理论,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55.
灯仪是道教仪式之中的重要品类。它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民俗学渊源和思想基础。就理论角度来说,道教之灯仪乃以传统易学为结构框架。本文选择了道教灯仪中的几种要代表性的形式进行考察。作者通过文本的解读与历史追索,认为此类灯仪不仅贯穿着易学的象数法门,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易学义理观念。  相似文献   
356.
“私产入宪”意味着民企作为“权利主体”人格的真正确立。民企及其业主将以完全的独立人格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并将以“权利主体”的身份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 :由此 ,民企及其业主就应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其突出的要求是 ,自尊 ,自律 ,自强。  相似文献   
357.
杨简作为心学解《易》派的代表,其易学思想是心学与易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心学视域下的易学.在杨简的心学体系中,心具有本体特征,它虚明灵妙,且存在于人自身;功夫论上既要讲求恢复本心,又不可强索而得.杨简以此心学视野去观照易学,将整个易学体系纳入其心学视域之中,并且注重阐发一些与心相关的易学观念,从而使其易学思想呈现出高度一元论的特征.当与经典结论不相兼容时,他又敢于怀疑经典,以保证其易学的圆融一致性.  相似文献   
358.
为什么说法家的“法治”是人治的一种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儒家德治思想与德政方略 ,使得人们通常将德治与人治相提并论 ,简单地把法治视为人治的天然对立物。然而 ,历史上的情况却没有这样简单 ,法家主张的“法治” ,就不是人治的天然对立物 ,而是人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家的法治本意 ,是有“法治”而无“法制” ,是君王一人的“法治” ,而不是全社会的“法制”。  相似文献   
359.
曾振宇 《周易研究》2001,3(2):63-72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在<易传>中表现得比较典型.<易传>之"天"概念蕴涵自然、自然规律、义理、天帝、阳气等数重内涵,逻辑内涵混杂,外延不确定.中国哲学之"天"从未获得"纯粹的哲学形式",天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概念,只是一个前哲学概念.实际上,气、道、理等中国哲学主干概念具有同样的哲学性质.学术界有必要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中国有哲学概念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360.
对从HSK题库中计算机自动生成试卷稳定性的试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计算机从题库中自动生成的试卷能否保持难度的相对稳定?根据IRT进行的等值误差范围有多大?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共同组等值作为标准,对基于IRT之上的共同题等值误差进行了试验检验。试验中,采取一定措施保证了考生的动机水平。结果显示,IRT等值的校正方向都是正确的。在4个分测验中有3个分测验的的等值校正效果较理想,1个分测验的等值校正效果不够理想。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试卷与原有人工命制的试卷在得分方面比较一致,分数相关达到0.931,获得证书的情况也是比较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