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18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41.
把手放在刺激旁边,会对知觉、记忆、语义和执行控制等认知加工产生影响,这类现象被称为手近效应。手近效应反映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对认知的塑造作用,为具身认知提供了新证据。本文从手近效应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从手近效应的神经机制,应用研究,以及动作意图和人际社会因素的调节作用等方面探讨当前手近效应还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2.
探讨了负性情绪对大学生多目标追踪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影响机制。实验要求被试在观看国际情绪图库中的负性或中性图片后,完成多目标追踪和点探测任务,同时设置基线条件作为对照。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考察不同情绪图片条件下被试的诱发情绪状态。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观看负性情绪图片后状态焦虑程度和抑郁量表评分显著提高,观看情绪图片有效诱发了被试的负性情绪;(2)基线条件下的被试追踪正确率显著低于中性条件,基线条件和负性图片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无差异,说明训练可以提高被试的多目标追踪能力,但负性情绪抑制了被试在基线追踪任务中的训练效果;(3)负性图片条件下的点探测觉察率显著低于中性图片条件,说明负性情绪影响了被试的注意资源分配。研究结果表明:负性情绪可能干扰了被试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使得个体更易受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影响,并且在追踪过程中影响被试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移功能。  相似文献   
243.
疼痛恐惧是影响和维持慢性痛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和被试类型情况下, 疼痛恐惧均主要作用于个体对疼痛相关信息的早期注意加工阶段, 表现为注意警觉模式。该注意模式使个体将注意维持在疼痛上, 从而干扰了对非疼信息的注意能力。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可以改善疼痛体验。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任务测量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神经基础, 进一步考察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能否改善慢痛患者的忧郁和功能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4.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一直存在争论。本文系统梳理了意识与注意之间关系的观点演变,从早期认为意识依赖于注意,到近期认为意识与注意完全分离,还从神经学研究角度探讨了意识与注意的关系,并就两者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45.
自动驾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代交通问题并提升驾驶舒适度。有条件自动驾驶下, 驾驶员可执行非驾驶相关任务但需要在系统无法处理的状况下接管车辆。在这一关键过程中, 驾驶员需要进行注意转换并获得情境意识以成功接管。已有研究表明, 接管请求、非驾驶相关任务、驾驶情景及驾驶员因素是影响接管过程重要因素。未来可从认知机制角度研究各因素对接管过程产生的影响, 以及探究接管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46.
1IntroductionCorrectly identifying other people′s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s is important to human socialinteraction in all societies.Many studies suggestth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in par-ticular and perceptual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mainly by the right hemi-sphere of the brain[1 ̄7].Damage to the righthemisphere generally produces more significant im-pairment in recognition of all facial expressions ofemotion than damage to the left hemisp…  相似文献   
247.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of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during the 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est (PASAT),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Computerized Version 3 (WCST), and the 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IVA).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QEEG) data were also collected during task performance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cortical activity between groups and tasks. Results suggest that adults with ADHD demonstrated lower levels of performance on the PASAT and IVA, tasks that involve working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and sustained attention, respectively. Adults with ADHD also had more upper alpha activity during the IVA. Lastly, for the ADHD group, an increased theta/beta ratio during the IVA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oorer attentional performance. The current results support reinforcing specific types of cortical activity though EEG operant conditioning (neurofeedback) as a treatment option in adults with ADHD. This paper is based largely in part on a dissertation by J. Noland White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his doctoral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ortions of this study have been presented in summary form at several professional conferences.  相似文献   
248.
赵亚军  张智君  刘炜 《心理科学》2012,35(2):304-308
采用注视-西蒙范式探讨了注视方向知觉的空间编码机制。实验一让被试采用双手交叉的反应方式,发现注视-西蒙效应并不随反应手的交叉而反转,说明它涉及抽象的空间方向编码,而非基于以手为参照系的半侧优势效应。实验二采用纯音音调辨别任务,发现了典型的注视-西蒙效应,结合实验一视觉通道的结果,说明注视-西蒙效应并非特异于视觉通道,它可能发生在晚期的反应选择阶段,而非早期的知觉阶段。结果支持注视线索能够自动诱发观察者形成抽象的方向表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49.
线索在多媒体学习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设计形式,具有引导注意、组织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综述已有研究发现,线索具有引导学习者加工特定位置信息、忽视无关信息干扰的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帮助学习者整合图-文信息,并且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但对于线索信息组织功能尚缺少充分而有力的证据。关于线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证实线索能够促进学习。但是由于线索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材料的复杂性,线索能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仍然存在争议。从认知负荷理论视角综述发现,线索加入并没有明显降低学习者感知到的主观认知负荷;从知觉加工视角而言,线索作为突显的刺激会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从而简化学习者在知觉加工阶段的视觉搜索。未来研究仍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线索是否真的被学习者所注意和加工?(2)重视学习材料多样性比较和不同线索类型差异探讨,(3)关注学习者经验影响,(4)如何在教学设计上保证线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0.
同时线索化条件下儿童返回抑制的容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返回抑制是对先前注意过的目标再次做出反应的时候反应时延长的一种现象。返回抑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忽略已经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使得有机体可以更加有效的注意新的内容。基于这一点,返回抑制现象应该可以在多个已经注意过的位置出现,这便是返回抑制的容量问题。在本研究中,采用同时呈现的线索化方式,考查8岁、10岁儿童在不同的实验任务——觉察任务和辨别任务——中的返回抑制容量。结果发现觉察任务中,10岁组儿童和8岁组儿童最多在5个线索化位置上出现返回抑制,但8岁年龄组的返回抑制容量缺乏稳定;辨别任务中,10岁年龄组只在一个位置上出现返回抑制,而8岁年龄组并没有明显返回抑制现象出现。年龄因素和任务类型对儿童返回抑制容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