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7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杰  杨悦  赵婧 《心理学报》2021,53(8):821-836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 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 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 实验1的结果显示, 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 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 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 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社会心理学将阴谋论视作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并定义为人们将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归因为有权力的群体或个人暗中预谋以达成其目的的解释倾向。社会认知视角为个体这种阴谋论信念的产生提供了三种解释。错觉模式感知导致人们认知上倾向于在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敏感性动因觉察影响人们过度感知并假定事件背后的动因、目的和意图等;投射是将自己愿意参与阴谋的意图归因于事件中的他人。  相似文献   
23.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 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 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的研究,采集实际场景中的微表情数据, 并以脑电信号辅助微表情的精确标注是提高微表情标注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微表情识别方法, 并辅以人脸颜色、注视估计和非接触生理信号等多通道数据, 以检测与识别隐藏情绪。社会公共安全是隐藏情绪分析和识别的典型场景。面向精神疾病患者两害行为(即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风险评估和服刑人员会见场景隐藏情绪检测, 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系统和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相似文献   
24.
尽管绝大多数商业伦理决策都是由团队而非个人所做出的,但目前对团队伦理决策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缺乏基于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个体伦理决策和团队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强调反省、中庸、威权领导等特点,我们对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展开理论驱动的深入研究。具体来讲,将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两个方面的4项子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方面,拟开展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模型构建研究,然后聚焦于团队伦理决策和个体伦理决策的核心区别,展开基于社会决策图式理论的团队伦理决策观点整合机制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方面,拟从成员和领导两个方面来进行:基于信息加工和团队冲突的成员多样性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信息取样模型的领导特征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5.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test whether subjective memory experiences drive accuracy regulation decisions above and beyond objective memory indices. In four experiments (n?=?115) subjective recollection (i.e., reporting “Remember” in the Remember-Know task) was dissociated from memory accuracy by manipulating retrieval during a two-alternative forced-choice recognition task: in the Match condition the distracter was a novel exemplar of the target (e.g., a studied and an unstudied toaster) and in the Non-match condition the distracter was a novel exemplar of another studied but untested item (e.g., a studied toaster and an unstudied birdhouse). Participants were more accurate on Match trials, but reported subjective recollection more frequently on Non-match trials. Critically, participants also bet more often on Non-match trials to the detriment of their score (Experiment 1). This pattern persisted when participants were additionally required to retrieve details about items (Experiment 2) and when confidence assessments were collected (Experiment 3). Finally, participants bet more on Non-match trials even when subjective judgments were not elicited, suggesting that the decision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reporting on subjective experience (Experiment 4).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bjective memory experiences guide decision-making independent of objective accuracy and thus are critical to accuracy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26.
赵静  李甦 《心理科学》2014,37(2):357-362
以汉字、一般线条图、似字线条图和笔画组合为材料,采用字典判断任务考察3-6岁儿童汉字字形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儿童辨别汉字与似字符号的能力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3岁儿童较难区分汉字与各类似字符号。4-5岁儿童对汉字笔画特征有了一定意识。6岁儿童对汉字组合模式的认识显著提高。笔画意识出现较早且发展速度较快,组合模式意识出现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5岁和6岁是汉字字形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7.
味觉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感觉之一, 早已超越“舌尖”的直接感受, 潜在地影响了个体对人际关系及伦理道德的知觉与判断, 改变着个体对冒险与消费等行为的决策。情绪中介假说、具身隐喻假说、进化假说以及社会建构假说从不同视角试图阐明味觉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机制。当前研究存在味觉感受存在个体差异、味觉测量难以保证效度、味觉实验缺乏统一研究范式等问题, 未来可继续进行味觉隐喻的验证并将其应用于感官营销、心理治疗等领域, 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出发, 全方位探讨味觉对判断、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8.
出生缺陷儿的救治决策不仅是新生儿科医生和患儿家长面临的难题,也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除了医学科学上的可行性外,出生缺陷儿的救治决策是否合乎伦理也十分重要。阐述了出生缺陷儿的处置困境的现实来源和相关伦理学理论,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经验启示和具体案例,探讨出生缺陷儿的处置决策的主体、原则和方案。同时,针对建立更加全面的社会机制、法律法规提出建议,以供未来的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9.
幸福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偏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验效用的幸福包括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这三者有极其重要的本质差异,导致决策偏差和非理性。本研究运用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行为层次—信息加工层次—脑神经层次三个层面,立体地开展幸福感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部分:(1)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的本质特点和行为规律;(2)三种体验效用产生偏差的认知心理机制;(3)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偏差的脑神经机制。通过系列研究,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在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中,预期、即时和回忆三种效用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2)三种体验效用出现偏差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脑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3)三种效用的偏差规律及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启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一个贡献;对政府管理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避免"牺牲体验追求指标",解决"幸福悖论",同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Sophisticat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data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internal cognitive states. But is it possible to “mind-read” without the scanner? Capitalizing on the robust finding that the contents of working memory guide visual attention toward memory-matching objects, we trained a multivariate pattern classifier on behavioural indices of attentional guidance. Working memory represent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decoded from behaviour alone,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a proof-of-concept for apply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o simple behavioural outputs (e.g., response times) in order to decode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internal cognitive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