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4,自引:0,他引:154  
俞国良  辛涛  申继亮 《心理学报》1995,28(2):159-166
为研究区分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教学效能感,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对382名中学教师及其相应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数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这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Ashton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模型相一致.通过对可能影响教师数学效能感因素的考察发现,教龄因素对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的影响,随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表现出上升的倾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与已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别和学历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2.
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以初中生为被试(n=372),探讨了假想观众、个人神话观念、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初中阶段:(1)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随着年级升高而呈直线上升的趋势;(2)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3)假想观众观念对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也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4)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中的无懈可击成分通过对互联网社交使用的喜好间接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373.
基于个人认识论理论中较为成熟的反省判断模型,本研究构建了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编制了中学生个人认识论问卷,随后调查了459名中学生,结果发现:(1)初测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2)个人认识论的结构由五个一阶因素、两个二阶因素构成:一阶因素分别包括知识的确定性、知识的简单性、知识的来源、求知的论证性、表征多元;二阶因素包括知识的本质和求知的本质。  相似文献   
374.
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永鑫  杨瑄  申继亮 《心理科学》2007,30(4):952-954
为探讨教师效能感与其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利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对247名中学教师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教龄长短和婚姻状况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p〈O.01)、人格解体(p〈0.01)和成就感降低(p〈o-01)具有显著的影响;(2)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耗竭因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3)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p〈0.01)和成就感降低因素(p〈O.01)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75.
国外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君 《心理科学》2007,30(3):755-757,726
该文从个人成就目标和目标结构(即情境)两方面分析了国外成就目标的研究。个人成就目标传统上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在二者都发展到包括趋近取向和回避取向的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多目标观点;在目标结构上,掌握目标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无论是知觉的掌握目标情境,还是创造的掌握目标情境,对学生都较为有益,但在成绩目标上的结果还不一致,而对同时强调掌握和成绩目标的情境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76.
377.
汪新建  刘硕晗 《心理科学》2005,28(1):149-151
人们关于自我的记忆经常会发生“错误”和“歪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压抑”,其二是“肯定性的错觉”,其三是“个体历史建构和保持”。它们是人们进行心理防卫的方式,其目的是使自我保持一种积极的、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378.
379.
This paper reports one aspect of a more extensive narrative inquiry into how two counsellors experienced their involvement in heuristic research and the contribution it made to their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is located within stories of Becoming a Reflexive Researcher: Using Our Selves in Research (2004) and shows how reflexive conversations enabled participants to co‐construct meaning and create what Rosanna Hertz called ‘reflexive knowledge’ (1996).  相似文献   
380.
领导越轨行为是指领导者在工作场所中故意违反重要的组织规范的行为。通过整合分析组织内越轨行为和领导行为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发现, 领导越轨行为的诱因大致包括个体因素(个性特征、个体知觉和人口学变量)和情境因素(组织文化、工作特征和人际影响)两类, 并且主要通过社会比较、社会心理和社会交换三条路径进一步影响下属的工作绩效。未来研究应从行为客体(组织-人际)和行为动机(利己-利他)两个角度对领导越轨行为的内涵进行纵深拓展, 并进一步考察不同诱因的交互影响以及领导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