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结合数学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非逻辑机制的条件推理模型:P-Q映射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对人们在不同命题类型奈件下的推理行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当推理前提为LH和HL型命题时,基于P-Q映射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基于条件概率模型的预测结果完全一致。但当推理前提为LL和HH型命题时,两种模型给出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当前提命题为LL和HH型命题时,被试的条件推理行为与P-Q映射模型的预言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2.
关于条件推理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抽象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测定13名大学生在完成MP、AC、DA、MT推理(推测判断任务)和基线任务(记忆判断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初步探讨不同推理类型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这是使用ERP技术来研究条件推理脑机制的初步尝试。结果发现,五种任务所诱发的ERP早成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头皮前部的左外侧额区和左颞区,MP与DA推理与基线任务相比,均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正成分(450-1100ms),在右外侧额区则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负成分(450~1100ms);与之相反,MT与AC推理与基线任务相比,在左侧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负成分(450~1100ms),在右侧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正成分(450~1100ms),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左右脑在推理中的认知功能以及四种推理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所致,同时也表明推测过程主要激活了左右侧的前额部、颞叶等区域,基本支持Goel等人的双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23.
注意负荷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操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7,30(5):1029-1032,1051
运用次级任务研究范式,采用符号计数的次级任务和歧义序列中的次级条件序列,将内隐序列学习分为单任务组和双任务组,统一在单任务条件下测试。结果发现:(1)两组被试内隐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2)双任务组被试在学习组块和测试组块的内隐学习差异也不显著。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在次级任务占用注意资源的条件下内隐学习仍然可以正常地获得、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4.
邱江  张庆林  李小平 《心理科学》2007,30(6):1356-1358,1350
选取条件概率(P(Q|P))由低到高的四个命题作为四卡问题中的检验规则,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对四张卡片的逻辑证明作用的推断能力及其对解决四卡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条件概率的命题之间正确选择P-Q的人数百分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命题的条件概率因素对四卡问题的正确解决没有影响。(2)逻辑分析过程对四卡问题的正确解决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被试不能从整体上思考四张卡片在命题检验中的逻辑作用的缘故。(3)一些被试即使在逻辑分析过程中表现出知道-Q卡片的证伪作用,仍然倾向于选择卡片Q而非-Q,这一现象再次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非形式逻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5.
假言推理的否定词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假言推理中的4种否定词效应,以及相关的理论模型。被试在进行假言推理时,对前提或结论所表示的事件加进了否定词, 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效应。研究发现,范畴前提含有否定词,被试更难做出正确的推论;如果结论中含有否定词,被试却更容易做出正确的推论。为此,心理模型理论,规则理论,概率模型理论以及我国的学者对该问题都作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6.
假言推理中的概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Oaksford等人的研究表明,概率信息对假言推理的认知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它来解释和预测个体在推理中的行为反应。该文针对这种新的观点,就假言推理中所涉及的前后件概率信息、条件概率信息、连接概率信息、因果概率信息以及额外前提条件等对假言推理的影响分别做了简要的阐述,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最后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7.
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障的政府规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政府规制理论,从政府规制机构、政府规制标准和对筹资的规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障中的政府规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启发我们要精简规制机构,提高规制效率;完善规制标准,提高规制效力;用法律来规制各级政府对医疗保障补助资金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28.
Sidman and his colleagues derived behavioral tests for stimulus equivalence from the axiom in logic and mathematics that defines a relation of equivalence. The analogy has generated abundant research in which match-to-sampl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almost exclusively to study interesting and complex stimulus control phenomena. It has also stimulated considerable discussion regard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ogy and speculation as to its validity and generality.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the Sidman stimulus equivalence analogy in the context of a broader consider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axiom than was included in the original presentation of the analogy and some of the data that have accumulated in the interim. We propose that (a) mathematical and behavioral examples of equivalence relations differ substantially, (b) terminology is being used in ways that can lead to erroneous conclus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stimulus control that develops in stimulus equivalence experiments, and (c) complete analyses of equivalence and other types of stimulus-stimulus relations require more than a simple invocation of the analogy. Implications of our analysis for resolving current issues and prompting new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9.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graph of a multiway contingency table effects the fit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oodman association model (RC) and of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A) is considered.Estimation of the row and column scores is presented in this context by developing a unified framework that includes both models. Incorporation of the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constraints inherent in the graph may lead to equal or additive scores for the corresponding marginal tables, depending on the topology of the graph. An example of doubly additive scores in the analysis of a Burt subtable is given.Thanks are due to anonymous referees who substantially improved the original draft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0.
罪犯改造成效评估量表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因素分析法,尝试建构我国监狱中罪犯改造成效评估量走。该量表分A版(干警评定量表)与B版(服刑人员他评量表)。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所得的改造成效评估三因素结构合理,内容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