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0篇
  4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ical concepts about the universe, being, metaphysics,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he knowledge of philosophers. The methods it uses are mainly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ethods, such as analysis and synthesis.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designated topic, it offer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periodization of Arab Muslim philosophy from the eighth century to the twentieth. The paper examin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prominent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Abu Nasr Muhammad ibn Muhammad al-Farabi, show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borrowing certain forms, concepts, and structures from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s. The paper's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al-Farabi is a Second Teacher in modern philosophy, meaning the continuation in his works of the search for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various forms of being.  相似文献   
82.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rn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  相似文献   
83.
中医的科学属性近年来备受争论,从辩证哲学、科学观念、中医的人文哲学特色等角度剖析中医的哲学内涵和科学隶属,澄清观念,得出结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古代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融互动,合而不同,新世纪发展中医的认识观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4.
We discuss Smirnovs problem of finding a common background for classifying implicational logics. We formulat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xtending, in an appropriate way, an implicational fragment H of the intuitionistic propositional logic to an implicational fragment TV of the classical propositional logic. As a result we obtain logical constructions having the form of Boolean lattices whose elements are implicational logics. In this way, whole classes of new logics can be obtained. We also consider the transition from implicational logics to full logics. On the base of the lattices constructed, we formulate the main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for propositional logics.  相似文献   
85.
随着医学的进步,在新的医疗形势下,肝移植是对器官移植科医师的巨大挑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首先树立正确的器官移植医患关系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职业素养,进一步完善与肝移植相关的新的知识结构,运用正确的哲学理念和逻辑方式来处理与肝移植相关的临床问题。使肝移植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6.
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211名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儿童在本研究确定的社会交往、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诸维度上具有独特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学习不良女孩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略高于学习不良男孩;随年龄递增.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则有所不同。同时.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诸方面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概念组合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组合是将两个或多个概念组合成一个新概念的过程,生成的新概念被称为组合概念。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及影响因素已成为概念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关系竞争理论、双重加工理论和约束理论等模型。但是,这些理论模型只能解释特定的实验现象,对某些稳定的实验现象(如涌现特征、范畴效应等)却缺乏解释力度。文章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整合已有的实验现象和理论模型,关注概念组合的时间进程,深入考察语境的作用,并系统地研究组合概念的涌现特征和范畴效应。  相似文献   
89.
陈会昌  夏菡 《心理科学》2001,24(5):533-536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法,通过调查810名6-14岁儿童头脑中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考察了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可以分划分为3种水平:表象的记忆水平、表象的再造水平和表象创造水平。其中,对想象物的文字描述水平,年龄发展趋势明显,从小学一至二年级之间和四到五年级之间的发展变化最大;而对想象物的图画描述水平,年龄发展趋势不明显。(2)根据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描述和图画描述的发展的匹配程度,可以把儿童的想象发展分为3种类型:文字与图形符号均衡发展型、文字符号型和图形符号型。  相似文献   
90.
The present research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ree studies showing that individuals with a fragile self‐concept in the domain of performance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stereotype threat effects. Specifically, women who explicitly described themselves as rather mathematical but whose implicit self‐concepts contradicted these claims were vulnerable to stereotype threat effects on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This effect was robust across three studies, independent of the subtleness or content of the stereotype threat manipulation. Additionally, it was shown that the effect was mediated by anxious worrying (Study 3).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