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篇
  4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郭晶晶  吕锦程 《心理科学》2014,37(6):1296-1301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语言标识对个体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实验一探讨了中性标识对不同类型的情绪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韩文字符标识相比,中性双字词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强度显著降低。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情绪色彩的词语的标识效应,结果发现与中性标识相比,负性或正性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程度更低。结果表明了语言标识对负性情绪体验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标识效应的产生依赖于词汇语义信息的通达。  相似文献   
282.
陈煦海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10,42(3):377-386
用图–词干扰范式探讨了汉语双字合成词口语产生中构成词素的正字法、语音、语义信息激活的特点,共三个实验。结果表明汉语双字合成词的口语产生中,词素的语音、正字法信息可以促进词汇的口语产生,而词素语义信息的作用不显著,说明合成词口语产生的编码单元为\"音节+音调\",词素的正字法也在编码中起到一定作用。这些信息激活不受词素位置的影响,首、次词素在双字合成词口语产生中地位相当。词素正字法先于语音信息激活,在SOA为?200ms就有出现;语音信息则稍晚,在SOA为100ms时才出现激活。  相似文献   
283.
功能词和内容词的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总结了有关功能词和内容词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目的是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国内同行提供一些借鉴。主要的结论是:功能词和内容词的加工方式可能不同,从而引起不同ERP成分,主要包括N280,N400和N400-700等;内容词的加工可能涉及两个大脑半球的相关脑区,而功能词的加工则可能只涉及大脑左半球的某些脑区。  相似文献   
284.
曾涛  邹晚珍 《心理科学》2012,35(6):1404-1409
本研究利用个案跟踪语料和控制实验数据,考察了汉语儿童6岁前范畴层次词汇的发展情况。研究表明,基本层次词汇在产出和理解方面均占优势,名词层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下位层次词语的增加。儿童对范畴层次词汇的正确产出和理解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基本层次、下位层次和上位层次词汇。本研究为佐证基本层次词语在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占据概念的主导地位提供了经验支持,并支持原型理论对儿童范畴分类能力发展的阐释。  相似文献   
285.
有意遗忘是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对负性情绪的有意遗忘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单字范式,实验一以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词为材料,探讨了情绪材料对有意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类词语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有意遗忘效应;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情绪状态,探讨了情绪状态和情绪材料对有意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多地遗忘负性情绪词;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多地遗忘中性词。表明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既受信息的情绪性影响,又受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6.
寇慧  苏艳华  罗小春  陈红 《心理学报》2015,47(10):1213-1222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 以相貌词(积极和消极)为刺激材料, 实验中积极相貌词?中性词、消极相貌词?中性词、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以及中性词?中性词配对呈现, 考察了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相貌词的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眼动数据的结果发现, 在积极相貌词?中性词和消极相貌词?中性词条件下, 与控制组相比,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的首视点更频繁地指向消极相貌词, 对消极相貌词探测速度更快, 并且首视点维持在此类词语上的时间更长, 但未发现总体的注视时间偏向; 与积极相貌相比较时,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呈现与上述相同的结果, 此时的注意模式为警觉?脱离困难。此外,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的女性还表现出对积极相貌词的减速探测偏向。行为证据进一步显示,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在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配对条件下,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也表现出注意脱离困难。以上结果表明,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表现出警觉?脱离困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287.
The Zhuangzi is a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ecdotes and fables that serves as a foundational Daoist text. The style in which it is written is significant because it obscures rather than reveals the text’s philosophic positions. If the text cannot be translated into plain language while preserving its content, as the Mozi or the Mencius generally can be, then the writing style is not merely rhetorical. The style is itself indispensable to the content. In this study, I analyse a linguistic device mentioned in the Zhuangzi and use it to reflect the text’s writing style—namely, “goblet words” (zhi yan 巵言). I argue that various logical forms of goblet words defy the act of fixing a definite answer in any conceptual distinction or disputation. The forms, which include dilemmatic questions, oxymora and double denial, all serve to preserve indeterminacy. Reading goblet words may affect readers by making them more open-minded towards distinctions. However, readers cannot ascertain that the text’s authors produced this effect intentionally. Therefore, the text may cause readers to be open-minded while the authors remain free of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288.
韩琴  胡卫平  贾小娟 《心理科学》2013,36(2):417-423
采用4(小组结构)*2(任务难度)混合实验设计,以149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不同任务难度情景中,同伴互动小组结构对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独学习相比,同伴互动的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发展;(2)小组结构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同质组、自选组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3)任务难度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低难度任务情境下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在高难度情境;(4)小组结构与任务难度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89.
王国芳  郭雯 《心理科学》2013,36(5):1237-1241
摘 要 目的:探索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献与理论分析法。结果:西方女性心理学在研究主题上更加关注女性特有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性暴力、身体意像、摄食障碍等;关注对象从过去以白人为主的主流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研究方法向趋向多元和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多理论视角与跨学科的整合,科学和价值问题的平衡等三个特点。结论:西方女性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关键词 女性心理学 回顾 展望 本土化  相似文献   
290.
贾广珍  李寿欣 《心理科学》2013,36(2):340-343
本试验采用固定速的移动窗口范式和意义适合性判断任务,考察场依存、场独立个体抑制句子中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机制以及歧义词歧义消解的进程。结果表明: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抑制句子中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时间进程上存在差异,与场依存者相比,场独立者能够较早地抑制歧义的干扰;同时,本研究证明歧义词的多个意义首先激活,然后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得到抑制,研究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多重通达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