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270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解决类比任务范式,探讨了小学儿童类比问题解决及策略运用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在儿童类比问题解决质量的发展方面,不同年级儿童差异显著,四年级儿童成绩最好;而儿童类比问题解决速度则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快;(2)儿童类比策略发展更符合混合模型;随着年级发展,儿童初级、中级和高级类比策略运用逐渐增加,而非类比策略运用渐少;儿童类比策略发展的“飞跃”发生在四到五年级之间;儿童策略运用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竞争性、适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2.
临床决策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临床决策是临床工作的科学规划和策略抉择。其范畴包括管理、科研、教学和医疗。诊断决策应遵循6个步骤:资料的收集、甄别、分类、分析、判断和验证;思路方法上要正确处理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静态与动态等4个关系。治疗决策应从性质与目的、治本与治标、中医与西医、总体与个体、病理与心理、医生与病人、效果与效价等7个方面提出科学可行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3.
中国古代堕胎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我国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措施,是一项有关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住院医师培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一定能够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新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4.
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在归类过程中的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莫雷  陈战胜 《心理学报》2003,35(1):29-36
探讨人们在归类过程中对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的运用。包括3个实验,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110名本科生。用计算机呈现类别学习材料,被试学习后立即进行归类迁移测试,考察被试的归类策略倾向。实验1提高了Erickson和Kruchke研究中例外类别规则的清晰性,考察当学习材料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实验2探讨当学习材料中的潜在规则较难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实验3探讨人们在运用规则进行归类时对不同规则选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当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被试则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当同时可以运用不同规则时,被试会选用更概括、更有普遍性的规则而弃用较具体、适用范围较限定的规则。据此,研究初步认为,人们在归类中首选的是规则策略,只有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才转而采用样例策略;当有多种规则可以选择时,则倾向于选择更概括、更有普遍意义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5.
生活事件、性格对某些心身疾病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生活事件经历调查表(LEES)对278名心身疾病者,282名癌症患者和 273名健康人(对照组)作调查。结果表明:心身疾病和癌症患者病前出现应激性事件的频度(人次),及对事件产生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得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家庭事件因素的频度和强度均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能是心身疾病和癌症的重要前因之一。生活事件强度体验与个体个性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196.
Mari Mikkola 《Res Publica》2007,13(4):361-380
Some feminist gender sceptics hold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satisfying the concept woman cannot be discerned. This has been taken to suggest that (i) the efforts to fix feminism’s scope are undermined because of confusion about the extension of the term ‘woman’, and (ii) this confusion suggests that feminism cannot be organised around women because it is unclear who satisfies woman. Further, this supposedly threatens the effectiveness of feminist politics: feminist goals are said to become unachievable, if feminist politics lacks a clear subject matter.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such serious consequences do not follow from the gender sceptic position. I presented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at the ‘Stirling Political Philosophy Group’ meeting and am grateful to those present for their constructive criticisms. I am also grateful to Alan Millar, the anonymous referees for this journal and Jenny Saul (who has read more than one version of this paper!) for their detailed and extremely help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97.
王治国  陈英和 《心理科学》2007,30(6):1367-1371
以34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出声思维法考查了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对儿童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在记叙文阅读过程中使用的阅读策略种类数和总次数均多于说明文。阅读材料难度对于阅读策略种类数和使用次数没有影响。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都对多个阅读策略的使用次数有影响,但是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对于各阅读策略使用次数的影响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8.
J.L. Schellenberg’s Argument from Divine Hiddenness maintains that if a perfectly loving God exists, then there is no non-resistant non-belief. Given that such nonbelief exists, however, it follows that there is no perfectly loving God. To support the conditional claim, Schellenberg presents conceptual and analogical considerations, which we subject to critical scrutiny. We also evaluate Schellenberg’s claim that the belief that God exists is logically necessary for entering into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vine. Finally, we turn to possible variants of Schellenberg’s case, and argue that the modifications necessary to accommodate our criticismas leave those variants with much less of a sting than originally suggested by his provocative formulation.  相似文献   
199.
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海菁  丁树良 《心理学报》2007,39(4):747-753
构造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关键在于设计不同于传统CAT的选题策略。本文采用先认知诊断后估计能力的方法,在诊断阶段用状态转换图描述特定认知领域中所有知识状态及这些状态之间的联系,以图的深度优先算法为基础设计选题策略;而在能力估计精细化阶段,每个被试所测项目,不仅与其能力估计值相匹配,且只与其所掌握的属性相关。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针对三种不同的属性结构进行试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