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4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242.
采用问卷测量769名贫困大学生和1014名非贫困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核心自我评价、朋友支持和孤独感,探讨歧视知觉对贫困/非贫困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和朋友支持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歧视知觉和孤独感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朋友支持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2)歧视知觉与贫困/非贫困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朋友支持和孤独感相关显著,歧视知觉显著预测贫困/非贫困大学生孤独感。(3)贫困/非贫困大学生结构模型没有显著差异,核心自我评价和朋友支持部分中介歧视知觉对贫困/非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3.
244.
245.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迅速蔓延的背景下,有关“病毒主权”的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病毒共享机制在其实践中造成了有利于西方大国而危害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从而导致了“病毒主权”困境,通过梳理病毒共享的发展与现状,着重从国家利益、现有机制和集体行动力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病毒主权”困境的成因,并相应提出破除该困境的三个改革方向,以期为更好地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246.
共同命运模型(common fate model, CFM)是在家庭或二元层面研究中值得信赖的模型,其更好地解释了亲密关系内在的相互依赖性。本研究基于共同命运模型探讨了家庭整体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程度的影响,以及教养能力感在两者间的跨层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市幼儿园中孩子(平均年龄5.14岁,年龄范围4~7岁)的父亲与母亲参与调研,分两个时间段(T1,T2;间隔1年)收集数据,最终得到650个家庭的父亲、母亲的婚姻满意度问卷(T1),教养能力感问卷(T2)和协同养育感知问卷(T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基于共同命运模型,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并负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破坏性协同养育;(2)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正向预测父母各自的教养能力感;(3)父母各自的教养能力感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并负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破坏性协同养育;(4)父母个人层面的教养能力感在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与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和破坏性协同养育起中介作用。总之,本研究基于追踪数据运用共同命运模型,并结合家庭层面(婚姻质量和协同养育)和个人层面(教养能力感)探讨了... 相似文献
247.
为了揭示童年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纵向发展关系,以771名小学3、4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了为期2年的纵向追踪。结果表明:(1)在纵向发展上,童年期儿童的友谊质量无法持续稳定地预测孤独感的纵向发展,但孤独感可以持续显著预测友谊质量的发展;(2)童年期儿童的应对方式既可以显著预测友谊质量的纵向发展,也可以显著预测孤独感的纵向发展。结论:在纵向发展上,童年期儿童的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共同变化关系,两者的发展轨迹均受第三因素——应对方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8.
本研究以245名企业员工为被试,从感知到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角度探索了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生活满意度不同领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家庭、朋友、工作和自我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家庭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朋友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朋友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能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的非关系型领域,能通过各类社会支持分别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的各类关系型满意度。 相似文献
249.
工读学校学生的物质滥用行为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西南某省工读学校的193名工读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拟考察工读生的物质滥用行为特点,并初步探索影响工读生物质滥用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关键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结果发现:(1)工读生中存在较严重的每日吸烟(49%)、大量饮酒(41%)和毒品使用行为(41%),女生的毒品使用行为约是男生的两倍(74%vs.35%);(2)父母物质滥用行为与态度、同伴物质滥用行为与态度、同伴压力、抵制效能感是影响工读生出现物质滥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3)在工读生物质滥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中,父母诸因素可以显著地预测同伴诸因素,同时,父母和同伴特点又通过影响工读生的抵制效能感,间接地预测工读生的三种物质滥用行为。其中,父母诸因素对工读生的物质滥用行为和抵制效能感的预测力大于同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0.
该研究探讨了校园排斥和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进一步考察同伴关系(条件性资源)与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资源)对该效应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量表,对辽宁省2所中学5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对于初中生的内化及外化问题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在校园排斥与内化问题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排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内外化问题:一是同伴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