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8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183.
以女性身体图形评定量表PFRS (the female Photographic Figure Rating Scale)作为刺激材料, 研究女大学生体重自我知觉与偏差, 以及女大学生对他人的体重知觉与偏差, 引入男性视角作为体重社会标准, 研究女大学生体重社会知觉与偏差。研究中要求女大学生选择准确代表自己胖瘦的图像, 选择自己理想胖瘦的图像, 选择他人眼里最有吸引力的图像, 估计PFRS真人照片图像体重值(假定图像中人物和自己身高相同), 并报告自己的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研究要求男大学生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图像。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模型假设:镜像模型、泛化模型和相关模型, 进一步探索女大学生体重知觉偏差的原因。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体重自我知觉高估了对应真人图像的BMI; 女大学生对其他女性BMI知觉, 倾向于高估体重正常和偏瘦女性的BMI, 低估偏胖和肥胖女性的BMI; 女大学生体重的主观社会压力高于体重的实际社会压力, 对体重社会压力存在过度解读的倾向。女大学生对他人体重知觉偏差更有可能影响其体重自我知觉偏差; 认知评价不是造成女大学生知觉偏差的重要因素, 但两者关系需要进一步实证。 相似文献
184.
通过对36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师范生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反射性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对教学能力的评价中:(1)师范生的自我评价和反射性评价显著低于他人评价;(2)相对于具体他人,泛化他人评价和泛化反射性评价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更大;(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存在中低相关,而与反射性评价存在中高相关;(4)反射性评价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师范生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反射性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他人评价通过反射性评价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85.
导师是研究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引导者,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制度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和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且能够推动转化医学的有效开展和促进高校医学研究水平与医院临床医疗技术的共同发展。在构建这一培养模式过程中,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借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5+3”模式,处理好多重关系,建立健全导师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导师组建设。 相似文献
186.
187.
在文献分析与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对174名高校教师进行预试,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初步问卷。应用该问卷对11个省31所大学的358名教师进行测量,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修正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符合三维度结构模型,且教师责任和学校责任两方面均分为交易责任、发展责任和关系责任。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共24个项目,信度、效度良好,适合用以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88.
189.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交谈困扰最低;在与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困扰.(2)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着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高,乡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低.(3)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预测作用,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而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三个维度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0.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量表法以349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1)差异检验表明:女性大学生的亲情孤独感、总体孤独感多于男生,且气质类型上更情绪化;城市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村大学生;在爱情孤独和总体孤独感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尤其是爱情孤独感.(2)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其气质类型中的社会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大多因素显著相关.(3)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对总体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父亲严惩、母亲干涉保护对亲情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性、父亲严惩对爱情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干涉保护、父亲干涉对社交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