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598篇
  42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Epistemology — the study of knowledge — is a philosophical discipline with close ties to psychiatry. When epistemologists address specific questions about how knowledge is actually realized by human beings, their philosophy must be informed by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sort psychiatrists now take up in a variety of forms. As this paper describes, psychiatrists can likewise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sychology through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philosophical analysis in epistemology.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 unifying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experience from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sychiatry — (1) the conceptual schemas of cognitive psychiatry, (2) the mental structures of psychoanalytic psychiatry, (3) the categorical forms of existential psychiatry, and (4) the neural pathway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 can all be applied productively to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epistemology. By establishing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this new view of epistemology is developed within the idiom of each psychiatric approach. In addressing themselves to a unitary problem, these diverse psychiatric approaches are themselves revealed, not as competing points of view, but as complementary views of a single subject. The result is a new epistemology that can not only bring the insights of psychiatry to philosophy, but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are of patients when psychiatrists bring this broader view to their clinical work.  相似文献   
52.
Wasserman suggested in a recent book review that the study of intervening cognitive processes represents a current focus of interest in animal learning and that this has led to a revitalization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An examination of the volume reviewed suggests that he may have overstated the case. Most of the authors to whom he refers expressed dissatisfaction with traditional stimulus-response associationism but few argued for the extrem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rt of cognitive approach described by Wasserman.  相似文献   
53.
Hoben Thomas 《Psychometrika》1977,42(2):199-206
Individuals are classified in a cross-classification table where two behavioral observations on each individual determine the classification. The problem is to test certain structural models assumed to underlie the cross-classified observations. A minimum chi-square test procedure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54.
吕薇 《心理学报》2020,52(6):758-776
本研究考察了回避与趋近性负性特质对不同强度心理社会应激刺激重复暴露的心血管反应、应激后心血管反应恢复、重复应激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应激认知评价在其中的作用。167名大学生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中/高强度应激条件中,连续采集其在基线期、首次应激期、恢复期、重复应激期四个阶段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发现:(1)无论应激强度如何,回避性负性特质预测首次和重复应激中较低(钝化)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而趋近性负性特质预测较大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2)重复应激个人资源感知在回避性负性特质与重复应激心率反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回避性负性特质与持续较低(钝化)的应激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相联系,而趋近性负性特质与较大的应激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相联系,即两类负性特质均表现出不适应的固化的应激心血管反应模式,这可能构成了两类不同负性特质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5.
以往研究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主要存在5种假设,目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改进前人研究实验范式,采用包含内源性回溯线索的颜色回忆报告范式,进一步对这5种假设进行检验。在实验1中,我们调控了线索与探测阵列之间的时间间隔,发现不同时间间隔不影响无线索条件的行为表现,而在正常线索条件中被试的记忆精度以及能记住的项目数量均优于无线索条件;在实验2中,我们对回溯线索伴随的干扰刺激类型进行控制,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下记忆精度不存在差别,但当回溯线索伴随干扰刺激呈现时,被试能记住的项目数量会被降低,降低程度受干扰刺激的类型调制;在实验3中,我们对伴随回溯线索的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进行控制,发现虽然回溯线索效应仍然存在,但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不会影响效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回溯线索的出现使得被试能够在决策加工前完成内部注意资源的再分配,从而避免了同时进行这两种认知加工与记忆表征维持本身竞争认知资源。本研究为认知阶段分离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对解决回溯线索效应产生机制的争议以及理解内部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大众与个人的审美品位分别代表了审美活动在个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大众品位和个人品位相结合的新趋势正在挑战传统的"普遍性"审美法则,并日益凸显审美反应的个体差异。存在诸多因素可以调节大众和个人审美品位的相对比例,包括刺激类型、专业性、文化背景、先前经验和年龄等。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的神经机制中,奖赏系统和默认模式网络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审美品位与审美加工模型的理论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和验证。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拓展审美对象领域、完善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与不同审美加工阶段的对应关系等方向上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57.
寻求幸运的行为从古至今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幸运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理论成果为消费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发现,个体的幸运感知会对冒险行为、独特性寻求、传染效应、特定事物的态度和幸运消费产生影响。归因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认知启动理论、反事实思维、社会比较理论、控制感理论和启发式决策可以用于解释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深化幸运感知影响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拓展边界条件及其双向结果。  相似文献   
58.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older adults shows that many will experience PTSD symptoms in older adulthood because of trauma exposure early in life. Some of these patients struggled with PTSD in the distant past and remained symptomfree for decades only to have a recurrence of PTSD in late life. This paper outlines a cognitive aging explanation for the recurrence of PTS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age-related decreases in attention make the intrusion of trauma-related memories more likely. The increase in intrusive memories, combined with age-related decreases in working memory, explicit memory, and prospective memory, increases the subjective distress associated with the memories and results in a recurrence of PTSD.  相似文献   
59.
王振宏  刘亚  蒋长好 《心理学报》2013,45(5):546-555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 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 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不同。本研究运用情绪图片诱发被试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考察了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中性条件相比, 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促进了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2)在停止信号任务中, 相对于中性条件, 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缩短; 在任务转换作业中, 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和错误率转换损失均显著降低, 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增加。因此, 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 即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灵活性, 提高停止反应与任务转换的速度; 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稳定性, 加快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 增加了反应时转换损失。  相似文献   
60.
汪涛  张琴  张辉  周玲  刘洪深 《心理学报》2012,44(6):841-852
以元认知和双系统模式的心理学理论为背景, 研究了分析式系统对来源国效应的削弱, 检验了产品信息呈现方式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作用。三个研究说明, 分析式系统的启动可以有效削弱来源国效应; 特定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所引起的消费者信息处理不流畅性感知会激发消费者的元认知困难, 从而使他们在产品评价过程中主要依赖分析式系统, 达到削弱来源国效应的目的; 并不是所有能引起信息处理不流畅性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都能削弱来源国效应, 过于复杂的呈现方式由于给消费者带来过多认知负荷, 反而不能成功启动分析系统, 从而无法削弱产品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