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0篇
  11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以183名运动员为被试,以心率变异性为指标,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下运动员自主神经反应的性别、运动年限、运动等级特点。结果发现:(1)快乐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悲伤情绪状态下;表达抑制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认知重评;短运动年限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长运动年限运动员;男性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女性运动员。(2)在快乐情绪状态下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时,低运动等级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高运动等级运动员;在悲伤情绪状态下,高运动等级运动员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比认知重评策略产生更高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研究的意义、现状及研究的难点等方面综述慢性病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纵向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夫妻的二元应对在不同疾病中随着时间推移呈不同的发展趋势;患者和配偶的二元应对方式及应对一致性对双方远期心理健康、关系质量等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且可能存在角色、性别、应对方式的差异。国内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可借鉴国外研究方法,探究不同疾病背景下夫妻二元应对的发展及其对心理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二元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乎的25起自述文本,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表达,探究患者病程对叙事类型产生的影响,剖析患者面临的身份困境。研究发现,接受治疗的患者偏向于康复叙事,未治疗的患者偏向于混乱叙事和探寻叙事;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本我、自我与超我相互冲突的身份困境。未来可以在传播层面针对性加强精神疾病类的科普教育以促进患者就医;在叙事层面挖掘以病患作为主体传播模式的潜力、深化叙事疗法中的共情体验以辅助患者建构身份。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中保存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医疾资料,引起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中医学者的共同关注,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骨文医疾资料数量、病症名称、致病原因、诊疗方法等几个方面;以往研究中存在释字不确、观点更新滞后、对卜辞语句理解欠准确、过度解读等问题,应引起学界的重视。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研究当以准确识文断字为前提,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古文字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有助于推进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纵深研究。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急剧增加, 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不良生活方式的广泛存在, 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研究认为, 科学的慢性病管理应当包括亚健康和不良生活方式在内的全人群的慢性病预防。从两种体检、三个状态、九种体质、四种干预方法出发, 提出以健康帮扶、健康促进、体质调理为特色的“二三九四”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进一步联合企业和社区的初步实践证明, 该模式有利于降低亚健康的现患率, 可提高健康人群的比例, 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蔓延是卫生工作者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 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社会资本理论这一全新视角下, 分析如何构建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人际网络关系。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将为社会资本的重组和再生形成助推器, 并有助于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同时, 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建立互信互利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大传染病疫情背景下,病原体的不断变异、疫苗保护效力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多后遗症会导致疫情难以控制,并且造成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特殊弱势群体—感染患者。在感染患者从疑似患病到康复的期间,影响他人工作生活、恶化疫情防控形势、感染他人、亲友的抛弃、传染病污名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社会的歧视与排挤等潜在的道德创伤源会对其内心原本的道德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改变其原有的道德认知并击溃其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产生道德创伤。在此基础上,感染患者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信任问题、精神问题、生存问题以及诸多消极观念。

  相似文献   
18.

循证医学引发医学领域的创新和革命,其理念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形成了循证公共卫生。21世纪多种新发和复发传染病的全球性暴发为循证理念的应用带来挑战。高风险的研究环境、复杂的干预手段、证据稀缺、研究设计困难,以及在高度不确定和紧迫时间下建立程序和生成建议的需求,使循证方法学必须通过拓展和调适以解决传染病问题。六步骤快速风险评估机制、AGREE Ⅱ指南评估工具、全球传染病循证资源数据库,成为满足传染病防治的特殊要求而创新的循证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19.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dysfl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PD) relative to linguistic features of grammatical class and position within word. 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dysfl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PD relative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ose that do report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one case study and a study of six individuals with PD. No previous research is known to have examined dysfluency related to grammatical class and position within words for a large sample of individuals with PD.MethodDysfluencies from 32 individuals with PD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position within a word and grammatical class.ResultsParticipant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more dysfluencies in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words compared to medial or final positions, an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 dysfluency for content words versus function words.ConclusionEffects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grammatical class and position within a word on dysfluencies are present within a population with PD and are similar to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al stuttering.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effect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n speech dysfluencies in P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a narrative approach may enhance a bio‐psycho‐social model (BPS) in caring for chronically ill children. Forty‐eight narrativ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 children with six different medical conditions, their mothers, physicians, and nurses. By a textual analysis, narratives were classified on their predominant focus as disease (biological focus), illness (psychologic focus), or sickness (social focus). Sixty‐one percent of narrative’ text were classified as illness, 28% as disease and 11% as sickness. All narratives had a degree of illness focus. Narratives by patients and physicians on the one hand, and nurses’ and mothers’ on the other were disease focused. Narratives were also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medical condition: Illness was largely prevalent in all but Crohn’s disease and HIV infection, the latter having a predominance of sickness most probably related to stigma. Narrative exploration proved a valuable tool for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children with complex conditions. Narrative approaches allow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jor needs of different patients according to health conditions and story tellers. In the narratives, we found a greater illness and disease focus and surprisingly a low sickness focus, except with HIV stories. Narrative medicine provides a tool to strengthen the BPS model in health c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