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2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12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围手术期麻醉医师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要求其在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应用直觉思维来进行麻醉危机管理。通过决策判断的双加工理论模型探讨说明直觉思维在临床麻醉决策中的可应用性,并给出麻醉医师直觉思维的培养途径,提高麻醉医师的思考能力,增加应急处理课程和临床训练,重视临床经验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了在围手术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麻醉医师应重视直觉思维在临床麻醉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2.
多器官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临床中尤其是急诊及重症监护室内常见,各种病因所致的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均可导致多器官衰竭。在本案例中,一例老年男性患者,以急性腹泻起病,后短时间内进展为多器官衰竭。通过对该例患者病史总结、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以及对整个诊疗过程的反思,结合“蝴蝶效应”理论,总结出一种新的临床思维,并探讨“蝴蝶效应”理论在对该例患者的诊断、治疗甚至医患沟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期通过参考该案例,对以后的临床工作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43.
采用“新手—创业经验丰富者” 对比范式,分别以114名在校无创业经历大学生和94名创业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不同被试对自编复杂机会情景的反应搜集其对机会识别的表现,同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差异显著,创业大学生明显好于一般大学生。两类大学生在创业警觉性的三个维度以及既有知识的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大学生均显著优于于一般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既有知识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一般大学生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大学生既有知识可能通过警觉性影响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244.
Richard H. Polsky Michael T. McGuire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1980,2(3):207-223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over a four-week period to assess the behavior of clinically improved (n=7) and unimproved (n=12) hospitalized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e population was selected from four clinical diagnostic groups. Patients were sampled on an individual basis. Categories of recorded behaviors included social behavior as well as spatial proximity measures between individuals. Social behavior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components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Results showed that patients who clinically improved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havioral profiles and greater degrees of behavioral change for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send affiliation, receive affiliation, send assertion, and receive assertion. Improved patients also maintained closer distance to other individuals during the latter stages of hospitalization. In most cases, week 2 of hospitalization marked the point at which behavioral divergence between improved and unimproved patients occurred.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al proced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45.
同化模型是一个有关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理论构想。它融合了多家理论观点, 形成一个用于解释心理治疗一般改变过程的整合性框架。依据此模型, 针对治疗改变过程提出八个可以预期的发展阶段。一系列有关同化模型的研究已经对模型及其发展序列进行了验证, 并提供了实证性的支持。同时发现不同疗法的同化过程模式存在差异; 不同疗法对处于不同同化阶段的当事人具有不同的效果。在研究主题的细化方面, 已有研究开展了同化阶段的标识研究、同化阶段的子阶段研究; 并拓展向不同障碍类型、不同治疗方法的当事人, 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如药物治疗, 移民丧失)。在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来对此模型进行验证, 也可以对模型有关治疗改变线性过程的潜在假设进行验证, 或针对声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46.
247.
临床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医院药学的一个分支。日本作为药学教育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分析社会对临床药学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总结日本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特点,期望为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8.
当前医患关系环境下临床实践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为探求临床实践教学现状与需要,在南京地区6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计820名临床教师、实习生及患者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调查者认为临床实践教学各环节中需要充填尊重与关心等医学人文内容。据此选择了恰当的医学人文方法融入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中,在303名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22次改革试验,93%的学生和教师综合评价改革成效为:新临床实践教学方法较好地显示了医学人文关怀、促进医患沟通、遵守相关法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9.
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者对大脑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近些年来, 研究者对大脑在进行外在注意任务时产生的负激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概念被提出, 并引起了很多神经科学家的关注, 关于默认网络的相关理论也已提出。当前综述对默认网络的研究历史, 概念理论, 个体和种系发展, 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未来研究可从默认网络的个体发展, 种系差异, 与其他大脑网络(如注意网络, 视觉网络, 执行控制网络)的关系以及与具体疾病的关系等角度入手进行研究, 共同来探讨默认网络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50.
Th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s: Reference data from a large psychiatric outpatient sample
下载免费PDF全文

Gordon Davies Peter Caputi Maria Skarvelis Nicola Rona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5,67(2):97-104
The published norms for th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 (DASS) give results for clinical populations that largely fall in the severe to very severe categories. As a result, within this population, the ability to compare the compar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underlying emotional components is reduced. The present study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large general psychiatric outpatient population and provides percentile norms with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both the original DASS and the shorter 21‐item form. It is noted that both forms have high validity but tha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cal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There was little variation between sexes but some variation of results with age with both younger and older cohorts having lower scores except for the Stress scale where there were higher scores in the older group. There is some evidence of a ceiling effect in the Depression and Stress scales. It was noted that nearly a quarter of patient scores fell within the originally defined normal range suggesting that the DASS would not be a particularly sensitive instrument in its previously reported use as a screening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illn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