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3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采用问卷法,以339名中学生为被试,通过无拘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神经质人格特征与互联网服务偏好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上,神经质人格与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使用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与互联网交易服务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从平均影响来看,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交易使用偏好以及神经质人格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互联网信息使用偏好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影响;(2)在神经质高分组中,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与PIU的正向关系都是最强的;在神经质低分组中,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与PIU的正向关系最弱,而互联网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与PIU甚至呈现出微弱的反向关系;(3)即便是高神经质人格类型的青少年,对信息服务的偏好也不容易使其卷入PIU;而对于低神经质人格类型的青少年来说,即便是偏好社交和娱乐服务,也不容易卷入PIU 相似文献
162.
163.
Denice A. Dericco Thomas A. Brigham Warren K. Garlington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1977,10(2):173-181
A multiple-baseline component-analysis design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treatment programs for suppressing the cigarette smoking behavior of 24 subjects. Satiation, cognitive control, and contingent shock procedure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a 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gent shock and suppression of smoking. It wa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subjects should be exposed to the number of sessions necessary to achieve total suppression in order to gain maximally from treatment and to avoid relapse. Neither the satiation component nor the cognitive control component was correlated with clear, permanent decrements in smoking frequencies. To date, no other treatment program has demonstrated the dramatic effects of the contingent shock procedure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164.
165.
Chaniece Winfield 《Journal of Creativity in Mental Health》2020,15(1):90-103
ABSTRACTSteady growth of the addiction field requires human service education programs to prepare competent professionals who can successfully engage in addiction practice. Competency in addiction practice requires human service students to develop 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pse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 Though research supports the use of media tools in the classroom, its use in developing addiction intervention competencies in human service students is unknown. The authors present an exploration of the film 28 Days as an addiction recovery teaching tool and discu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recovery and relapse prevention. Implications for addiction and human service education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6.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应用技能及自控能力会影响其上网行为,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本研究自编大学生网络元认知量表、网络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并应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调查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总体健康良好;大学生网络花费时间存在性别差异和时间段差异;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分布呈正偏态,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及专业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较低,大学生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显著;网络成瘾与网络元认知得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7.
网络成瘾问题的形成往往涉及到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心理辅导、说教等方式都很难取得根本的实效。尝试以心理学为主,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选取一个典型的青少年个案进行介入和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成瘾的矫治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8.
Substance Abus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9.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发展, 青少年已经成为主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之一。青少年在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之时, 其中部分人因为过分沉溺于网络而导致“网络成瘾”。我们根据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探讨了其自我中心思维、自我、依恋、人格、生活事件等多方面因素与其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开发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评价工具、提出了针对网络成瘾的干预建议。同时, 我们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健康上网的界定和评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0.
为明确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及其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独处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729名初中生的同伴依恋、消极情绪、独处能力及手机成瘾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手机使用年限后,同伴依恋对手机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消极情绪在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同伴依恋对手机成瘾的直接作用及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独处能力的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依恋理论及客体关系理论的视角理解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内在机制,而且对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为其心理社会功能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