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4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458篇
  42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35篇
  1976年   24篇
  197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The effects of a good-behavior contract on the on-task behavior, disruptive behavior, daily assignment completion, and weekly grades of four sixth-grade students were examined in a public school classroom. The contract consisted of presenting the students with a list of good conduct and assignment completion goals and a list of disruptive behaviors coupled with a list of rewards and penalties that could be earned. The rewards and penalties made use of existing facilities and classroom privilege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rning work period, the teacher negotiated the good-behavior contract with each experimental subject. During the negotiations, the teacher emphasized student self-management and encouraged each student to earn a reward by achieving the good-conduct goals and completing the contract assignments. An isolated work area was provided to allow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remove themselves from their desks for a fixed period of 15 min. At the end of the work period, the teacher determined whether each student earned a choice of reward or penalty dependent on assignment completion and whether the teacher had observed disruptive behaviors. Thus, the contract permitted the student to negotiate the goal behaviors and contingencies with the teacher. Throughout the study, the student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teacher on whether a choice of reward or penalty had been earned. The contract was introduced for different children at different times, constituting a multiple-baseline analysis. On-task behavior and daily assignment completion increased, weekly grades were higher,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ecreased when the contract was in effect. Three contrast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lass as model students who consistently produced acceptable assignments and who did not engage in high rates of disruptive and/or off-task behaviors. When the contract was in effect for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ir performance compared favorably with the contrast subjects, who never received the daily contrac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tract was effective within the confines of the facilities and contingencies readily available in a public school classroom setting.  相似文献   
112.
儿童绘画表现性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Goodman提出美的3个性质(表现性、充实性、结构性)以来,发展心理学家们兴起了根据儿童绘画的表现性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热潮。该回顾了儿童绘画表现性的发展研究进展,以及对儿童绘画认知的模型探讨。  相似文献   
113.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中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岁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少,4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5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和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自我言语控制策略在整个幼儿期始终不具有显著优势性。(2) 澳大利亚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同龄幼儿;在延迟策略选择上中澳幼儿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化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着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4.
115.

罕见病患者的道德、法律、经济与文化权利都无法得到应有保障。这与传统道德以亲疏远近来决定责任的承担顺序有关。在这种道德模式下,各个责任主体对罕见病患者的有效支持不足。罗伯特·E·古丁的弱势原理提供了一个全新审视伦理责任的维度,指出责任源于弱势,责任效力与责任对象依赖责任主体的程度密切相关。从不同维度看,罕见病患者都属于弱势群体,因而可运用此原理,将其权利保障的责任分配于不同责任主体,并以责任效力的高低顺序,重构以政府、医护方、企业、社会组织、媒体与大众、家庭对罕见病患者的伦理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16.

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进行界定,发现我国面临儿童用药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需求缺口、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审查不够规范等现实困境,引发规范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关键性思考。借鉴FDA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实践,总结FDA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案、临床试验指南文件以及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监管措施,得出完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专门法规和指南、加强相关伦理委员会监管和指导、规范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加大儿童受试者保护力度等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7.

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是临床实践中常见且棘手的伦理学问题。该问题的讨论应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但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常与安乐死、消极安乐死和尊严死等概念混淆,引发误解。重新定义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紧迫性。基于汤姆•比彻姆和阿诺德•戴维森提出的安乐死定义,提出消极安乐死的定义。基于该定义,认为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与消极安乐死为交叉关系。鉴于安乐死概念的争议及其富含的感情色彩,强调讨论生命维持干预的使用时应区分事实与价值,并建议慎用或弃用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

  相似文献   
118.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领悟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双向预测关系,本研究对河南省159名留守儿童进行两次间隔四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控制年级、性别后,T1抑郁显著负向预测T2领悟家庭支持与朋友支持;T1领悟朋友支持显著预测T2领悟家庭支持。研究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抑郁对领悟家庭支持与朋友支持的耗损效应以及朋友支持对家庭支持的溢出效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和预防干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9.
齐鲁饮食文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定文化形态的饮食观念,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起着促进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作用。齐鲁饮食习俗中“上顺天道、适时进食”的自然生态观,“长幼有序、进食有礼”的礼俗观,“敬天爱人”和谐观,“孝敬父母、以和为贵”伦理观,“以大惟美”待客观,是齐鲁饮食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儒学思想实现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的具体体现。新的历史时期,齐鲁饮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发展与对外交流,去粗存精引领社会饮食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